《情滿高原》|小品《白云之下》:三大方言齊聚“競言” 讓“鄉愁”更有畫面感
2022-03-02 | 分享: |
作為今年康巴衛視“藏晚”唯一的語言類節目,小品《白云之下》用通俗詼諧的對話,道盡了當代都市藏族人心中的故鄉情。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理念變化,鄉村與城市之間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而人們對故土的依戀無法消除。小品《白云之下》中,離開大山住進城市的三位藏族老人,在公園下棋時偶然見到故鄉上空一朵白云,引發思鄉之情,不能自拔。可是他們已經習慣了都市生活,離不開現代化的便利,故鄉慢慢成了他們心中難以返回的過去。而想到家鄉的發展變化,幾位老人“歸心似箭”,來了一趟精神旅行,在那朵白云下,看到了心向往之的美麗故鄉。


小品《白云之下》由西德尼瑪編劇、導演。作為國家一級導演,表演藝術家,詩人,影視編導,西德尼瑪的作品備受藏族人喜愛,小品《傳家寶》等讓人忍俊不禁,可以說是藏族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在出演了萬瑪才旦導演的《塔洛》之后,更是被其他各民族的觀眾所熟悉和喜愛。
小品由西德尼瑪、向巴多吉、尼珍共同演出,也是首次集齊了多康衛三大藏語方言,同臺“競言”。
尼珍是西藏話劇團的著名青年演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影視表演專業,曾參演過《扎西崗》等大型話劇,以及《雪蓮》、《西藏蒼穹》等影視劇,表演經驗豐富。向巴多吉作為康巴衛視的著名主持人,近幾年來也是不斷突破自我,在“藏晚”舞臺出演小品、相聲等節目,充分發揮詼諧幽默的語言能力,為觀眾帶來快樂!
相信,在康巴衛視“藏晚”舞臺上,三個演員將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夸張的形體表演,以及藏族民歌等多種藝術元素的融合,讓“鄉愁”更有畫面感,為觀眾帶來視聽的享受。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