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通省道217開啟“加速度”!我國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械設備
2022-09-10 來源:四川新聞網 | 分享: |
瀘定地震發生后,省道217線震中磨西到石棉段的28公里路段多處中斷、損毀嚴重,大型機械設備難以進入受災點位,嚴重制約搶通保暢救援建設進度。為提升搶通救援工作效率,盡快打通省道217線震中磨西到石棉段,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現場踏勘和商議后,決定利用省道217線緊鄰大渡河的優勢,在得妥大橋旁大渡河岸搭建臨時碼頭。
我國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械設備
經過11個小時的搶建,9月8日晚10時臨時碼頭搭建完成,開啟水陸聯運應急通道。四川省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儲備中心組織了10節動力舟橋,拼裝成兩艘“動力舟船”,即水上作業平臺。每艘承載力可達40噸。與此同時,聯合搶險的蜀道集團已經從全國調運了十多臺(套)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
9日上午6時,已經搭好的第一艘動力舟船靠岸,準備運送第一臺挖掘機前往救援現場。這是我國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械設備。
我國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械設備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批施工“重器”將于今日分別抵達金竹林、芝麻坨、松林坪、鄭家坪、紫雅場等五個登陸點,奔赴大渡河下游省道217線的28個受災點位,在垮塌路段實現多點作業、同時掘進,開啟救援搶通施工“加速度”。該碼頭將持續用作陸地斷道搶通前的人員、設備、物資運輸,全力保障“生命通道”暢通。
我國首次應用動力舟橋搭建移動船運送大型機械設備
新聞延伸:
舟橋是連接舟或浮體而成的浮橋,用于軍事上克服江河障礙。今早,在中國安能救援隊伍的專業支持下,4臺長50米、寬8.3米的應急動力舟橋與1臺無動力登陸“橋頭”組裝成的一座小型浮橋初具雛形,可承載約70噸的重型設備,這將大大提高運送效率。該應急動力舟橋可實現快速架設浮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浮式結構,保障大型裝備和人員通行,有效解決涉水輸送難題。
應急動力舟橋的使用將破除先前制約省道217搶通的瓶頸,為此前因塌方量大、道路情況復雜而無法進入受災點的救援設備開辟一條“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