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歌】高原濕地我的家
2024-09-26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青海玉樹州的德曲源國家濕地公園,海拔在5000米以上,總面積18647.83公頃,濕地率達66.24%。這里不僅是自然生態的寶庫,更是牧民們心中的家園。他們視濕地為家人,用勤勞與智慧守護著這片綠色的天堂。
夏日的德曲源濕地,水生植物隨風搖曳,野花競相開放,各種水鳥傳出的歡快叫聲為濕地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在這片自然的懷抱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得到了生動詮釋。
扎江,是這里的生態管護員。他的工作內容主要是保護和記錄野生動植物,守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等珍稀鳥類。他告訴我們,有時候因為黑頸鶴天敵較多,為了保護幼鳥,生態管護員們通常會不分晝夜扎帳篷看守。
每天,生態管護員扎江都會來到德曲源國家濕地公園巡邏,主要任務是查看有沒有人來濕地破壞濕地環境,觀察濕地來了什么鳥。2012年加入到生態環保隊伍中的扎江,就像個“大管家”,對濕地的花鳥魚蟲如數家珍,對湖泊沼澤了如指掌。
從“高原牧民”到“濕地管家”的轉變,僅僅只是曲麻萊縣濕地保護有效舉措中的一環。曲麻萊縣巴干鄉麻秀村以“德曲源國家濕地公園科普教育基地”和“峻達倉自然教育空間站”為示范點,持續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工作,讓濕地保護意識在基層生根發芽。
通過在巴干鄉駐村的第一書記尕瑪文秀,我們了解到,近幾年,通過縣委、縣政府對濕地保護的關注和有力舉措,巴干鄉麻秀村村民對濕地的保護意識逐年增強,從拾撿垃圾的意識慢慢轉變為在環保的基礎之上,自發開始研究起了濕地范圍內的野生動植物。
除了尕瑪文秀、扎江這樣的專業管護員外,德曲源國家濕地公園還吸引了眾多牧民的加入。撿拾垃圾、救護動植物、用鏡頭記錄珍稀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狀況和活動影像,他們懷揣著同樣的夢想——守護這片美麗的家園。
供稿:玉樹州融媒
編輯:高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