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歌】傳承好藏文古籍 講好文化故事
2024-09-26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走進四川藏文古籍精編社,這個團隊因熱愛與堅守,為藏文古籍的傳承與發展默默付出。他們的努力,讓古老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梵音,它是藏文古籍傳承人旦正加心中美妙的樂章。在旦正加看來,這些古樂譜不僅僅是音符的堆砌,而是歷史的低吟、文化的傳承。要讓這些古老的音符真正“活”起來,就需要讓它們與嗩吶的激昂、柄鼓的沉穩、海螺的悠遠完美融合。
旦正加是四川藏文古籍精編社總編輯。2012年開始,他就開始籌備制作《第三極的聲音》叢書,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與汗水,他深知,這不僅僅是對書籍的整理,更是對文化的傳承。
旦正加所在的四川藏文古籍精編社,致力于搜集、整理和出版藏文古籍。其擁有珍貴藏文古籍多達3萬函,涵蓋了宗教思想、哲學理論、醫學藥典等多個領域。
拿起《西藏古樂譜研究》,旦正加告訴我們,這個是西藏大學的更堆培杰老師寫的,這套書的定價是九十八元一冊,是他花了四百多元在網上把它們買了下來,買它的目的是什么呢?他當時在整理這個藏文古樂譜,所以這本書的分量很重。
在四川藏文古籍精編社這個大家庭里,取書、拍照、查看、登記、掃描等,是旦正加和團隊每天的日常工作,古籍精編社里一冊冊古籍,通過他們的整理再度恢復生命力。
最近,精編社忙著《藏文里的生態環境保護叢書》發行工作。為了喜迎新中國成立75周年,更好地展示藏文古籍的魅力,精編社還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博物館的建設,博物館分為藏文館、漢文館、文創展示區、體驗區,這將成為展示藏文化、傳承古籍精神的重要窗口。
在旦正加的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用自己的方式,為古籍的保護與傳承貢獻著力量。
近年來,國家對古籍的保護和傳承給予了高度重視,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政策,也激勵著旦正加古籍傳承人在古籍的整理、修復、研究的信心。
記者:高瑞茹
編輯:高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