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歌】渡口的守護人 歷史的傳承者
2024-09-26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歐珠旺姆 張家文 | 分享: |
青海玉樹州稱多縣歇武鎮,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直門達村,這里曾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也是通天河直門達渡口的所在地。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個家族,直本倉家族,他們世代守護并管理著這個渡口,書寫著一段段傳奇故事。今天的【高原行歌】,讓我們一同聆聽這段關于守護與傳承的動人故事。
在直本倉老宅的堂屋里,一只歷經風霜的牛皮筏子靜靜地訴說著過往。這不僅是一件交通工具,更是直本倉家族幾百年來辛勤與智慧的結晶。直本家族后代直本·陳林巴丁說:“這個牛皮筏子,在水流大時能承載四百到五百斤貨,四到五個人;水小時能載約八百斤貨物、七到八個人。1951年,解放軍們就是乘坐它渡江的。”
自古以來,直門達村的村民們就依靠這樣的牛皮筏子運送貨物,擺渡往來的行人。直本尼瑪才家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個家族曾擁有30多艘牛皮筏子及船只,是通天河渡口實力最強的經營者,三十六代傳承,由此營生。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1963年,玉樹第一座大橋——通天河大橋建成通車。這座橋不僅結束了草原人靠牛皮筏子和踏冰過江的歷史,更將玉樹與外界緊密相連,促進了經貿流通和文化交流。
直本·陳林巴丁告訴記者:“以前渡江口就在這里,許多官員、僧侶、百姓都從這里渡江。家里的長輩們就是在這個渡口將解放軍送去對岸的。”
如今,直本倉家族的后代們繼續守護著這份歷史遺產。老宅已經成了一座百年家族博物館,生活在這里的直本倉家族后代們不僅為游客提供免費參觀,還講述著古渡口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而這份任務也漸漸落到了年輕一輩的肩上。
直本·扎西求培2023年大學畢業后,因為從小受家里長輩影響,回來后老宅做講解員,想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渡江歷史。
走進古樸的老宅,仿佛穿越了時空。這里保存著玉樹藏族人家過去常用的老物件,每一件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傳承。
如今,在直門達村,直本倉家族的故事仍在繼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份歷史遺產,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傳承這段輝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