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歌】甘孜德格:44年炮制6次 藏藥“佐塔”何以令人傾心
2024-09-26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近年來,甘孜州德格縣立足“南派藏醫藥發祥地”品牌文化優勢,明確將發展中藏醫藥產業作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中藏醫藥產業發展軟硬件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同時通過產學研融合發展,以產帶學,以學促研,以研興產,已初步形成了藥材種植、健康產品開發、制劑生產、藏醫服務、藥品銷售、藏醫人才培養、藏醫藥文化展示等為主要內容的藏醫藥產業化服務體系。8月14日,作為南派藏醫藥發祥地的德格縣藏醫院成功完成了第六次佐塔研制工作,為藏藥的傳承與發展再添一座“里程碑”,讓佐塔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郁郁蔥蔥的新姿。
“佐塔”是藏語,意為 “煮煉之灰”,是“仁青歐曲佐珠欽木”的簡稱, 它是一種用水銀洗煉八種金屬和八種礦物而成的特殊藥劑,它的炮制方法代表了藏藥的最高水平,也是衡量一位藏醫醫術高低的標桿。一直以來,德格都在推動藏醫藥文化與多業態融合,塑造藏醫藥新型產業載體,加速藏醫藥文化產品化轉化。
佐塔必須經過炮制才能入藥,這是藏醫藥的神奇之處,也是佐塔的獨到之處。德格縣藏醫院(藏醫藥研究所)講解員珠措向記者介紹,佐塔炮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從而提高療效,便于調劑、貯藏和服用。
德格縣藏醫院(藏醫藥研究所)講解員珠措告訴記者:“這邊是我們做佐塔的一個展示區,中間那個黑色的粉裝就是已經做好了的佐塔,周邊的是我們的八鐵八卦是做佐塔的一些成分,那么最主要的成分是水銀通過水銀來洗念巴提八礦,然后做一次佐塔的話,我們一共要做四十多天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是24小時不能停輪流換班來做,經過嚴格煉制的佐塔那就是與其他藥物合理配置,既可以延長藥品的有效期,又能明顯提高藥效?!?/p>
對大多數人來說,1980年不過是平凡的一年。但對甘孜州和德格縣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轉折點?!?980年,藏醫藥泰斗措如·才郎兩次到德格縣藏醫院講授《四部醫典》,并教授配制‘歐曲佐塔’、‘仁青常覺’、‘然納桑培’等珍貴藏藥的配制技藝,從此涉藏地區失傳多年的藏藥"佐塔" 配制技藝得以傳承。漸漸地,“佐塔”的主要制作過程在德格縣藏醫院副院長地白腦海中清晰起來,就像行軍者有了一張路線圖。隨后,在這張“路線圖”的指引下,德格縣藏醫院于 1996 年、2004 年、2010 年、2019 年完成了后四次佐塔配置。今年,德格縣藏醫院完成了第六次佐塔配制。
德格縣藏醫院副院長地白說:“在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8月14日縣藏醫院圓滿完成了第六次佐塔煉制工作,佐塔煉制代表著藏藥的最高水平、更是衡量藏醫藝術高低的重要標桿,在配置過程中我們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以及技術上的種種難關。”
德格縣藏醫院(藏醫藥研究所)副院長、副主任醫師伍金丹增向記者介紹說,佐塔的配制技藝曾在一段時間內失傳。但可喜的是,大家認識到藏醫藥傳承的重要性,開始挖掘整理瀕臨失傳的佐塔炮制工具、研究探索其炮制的加工方法,并進行佐塔炮制技術傳承、技術創新、技能攻關、技能推廣。
現在,在伍金丹增心里,“佐塔”炮制,不僅是一門技術、一種文化,更是一個傳承。近年來,德格縣積極拓展藏醫學校及實訓基地建設。學校采取聯合辦學“2+2”模式和藏醫連鎖門診“4+1”訂單培養模式,結合院部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源流不斷,大家正共同為“炮制傳統技術的傳承與整理、創新與產業化發展”而努力。近年累計培養藏醫新人420多人,在校140余人。
經過44年的篳路藍縷,甘孜州藏藥炮制呈現出厚積薄發的態勢。對于未來發展,德格縣也已經做了詳實的“五年行動計劃”——將建設成為一座具有引領示范效應、兼具傳承與創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藏醫藥產業高地,讓“雪域藏醫康養之城”的美譽為“善地德格”注入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