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工卡直孔刺繡唐卡
2017-07-11 來源:青海湖 作者: | 分享: |
?
“唐卡”一詞來源于藏文音譯,也叫“唐嘎”“唐喀”,是一種極富藏民族特色的卷軸畫。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的直孔刺繡唐卡是眾多流派中極富特色的一支,歷史上一直以家族傳承的方式流傳于較小范圍。“直孔刺繡唐卡”將繪畫和刺繡相結合,是刺繡在布綢上的彩色卷軸畫,畫面凹凸有致,極富立體感、質感和動感。每一幅圖案、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是一針一線精心刺繡而成;每一次繡針穿過畫布,都凝聚了刺繡人的智慧與心血。繪、刺、繡、縫全部用手工,完成這樣一幅刺繡唐卡,少則一年多則數載。
2013年 6月28日11時許,在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其瑪卡村的一處山坡上,一幅巨型唐卡徐徐展開,鋪滿大半個山坡,當地群眾在山腳焚香祈禱,桑煙冉冉直升天際。世界紀錄協會高級認證師習操在山腳宣布:“此幅唐卡成功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目前世界面積最大的唐卡。”
古老的制作方法.考究的用料、著稱。始于直孔噶舉派創始人覺巴.吉天.松吉公布時期,至今1000多年,一直由直孔平措康桑家族以家族的形式傳承至今,即揚名于整個西藏的一代大師直孔康桑.赤列多吉至現今的第五代傳承人次拉卓瑪也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直孔唐卡藝術作品以西藏名片唐卡代表性文化遠播至世界各國,也有(康桑唐卡.康桑西藏)即(你好唐卡.你好西藏),這種明間流傳傳誦著它特殊的文化含義。參加過世博會. 2011第十二屆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銅獎,西藏地區唯一的果唐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藏唐卡止唐與果唐兩類中的果唐的代表性派別,在唐卡文化藝術領域成名已久!
唐卡是富有藏民族特色的一個畫種,是刺繡或繪制在布綢或紙張上的彩色卷軸畫。已有300多年歷史的直孔刺繡唐卡是刺繡在布綢上的彩色卷軸畫,是藏族諸多民間唐卡制作中較為特殊的一個。內容上多為宗教、歷史和文化,記載西藏的文明與發展。制作一幅直孔刺繡唐卡至少需要一年,相比繪畫唐卡,直孔刺繡唐卡講究拼、刺、繡、縫全手工,制作難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