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紅原:煥發綠色崛起的蓬勃動力
2018-10-24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米廣弘 | 分享: |
?
紅原月亮灣
藍天白云下,連綿起伏的草地從腳下一直延展到與天相接的地方。目及之處,成群的牦牛悠閑地吃著青草,五彩的經幡隨風舞動,一處處具有藏族特色的民居散落在廣袤的草原上,在純凈陽光映襯下,盡顯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
紅原,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州中部,面積8400平方公里,在全縣4.9萬人口結構中,藏族占84%,農牧民占78%。這里,是一片深印著紅軍足跡的草地。80余年前,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爬雪山、過草地、越沼澤經過這里,歷盡艱難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長征奇跡。1960年,紅原建縣時,周恩來總理為其命名為“紅原”,意為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橫亙在青藏高原的這片草原,涵養著號稱“地球之腎”的高原濕地,因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同時成為兩條江河的發源地,是長江黃河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
?
紅原大草原
近年來紅原結合自然、經濟、文化、歷史特點,提出了建設草原經濟示范基地、民族團結和諧福地的發展思路,通過扎實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著力培育生態綠色產業、加快發展生態旅游、大力倡導生態文明,走出了一條具有紅原特色的綠色、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
蜿蜒曲折的白河水經久不息地流淌而過,清澈的河水在無邊的草原上劃出一道道舒緩優美的弧線。在8400多平方公里幅員廣袤、水草豐美的紅原大草原上,棲息生養著數十萬頭世界著名牦牛品種“麥洼牦牛”。十世班禪大師曾經說過“沒有牦牛就沒有藏民族”。作為紅原牧民賴以生存的牧業資源,牦牛產業自然成為紅原富民興縣的特色產業、支柱產業。
如今依托當地獨特的優質牦牛資源,“紅原麥洼牦牛”“紅原牦牛奶粉”“紅原牦牛奶”三個國家地標認證產品已成為紅原響當當的金字招牌,紅原牦牛正做出產業大文章。在紅原牦牛綠色產業園,經過幾年的建設和發展,園區已吸引知名企業入駐,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紅原牦牛綠色產業園已發展成紅原對外開放的窗口、產業轉型升級的平臺,更是紅原草原經濟逐步崛起的縮影。
?
若爾蓋花湖
目前,為加快全縣綠色發展,在推進畜產品精深加工、中藏藥研發、新型能源開發三大綠色生態主導產業的同時,紅原縣還將以“環紅原機場旅游經濟圈”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業,依托俄么塘花海和月亮灣兩個國家4A級景區、日干喬紅色濕地景區等旅游資源,加快培育體育旅游、冰雪旅游、紅色旅游等新業態,走出一條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綠色崛起之路,將紅原建設成為川西北綠色產業集聚重地,打響紅原草原經濟特色品牌。
紅原,擁有寬廣秀美的濕地草原、悲壯感人的紅軍長征遺跡、奇異多彩的安多藏族風情、古老深厚的馬背游牧文化、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在打造草原經濟示范基地過程中,紅原的生態文化旅游業正在為這座高原新城注入綠色持久的發展動力。(中國西藏網 文、圖/米廣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