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流連忘返的大草原——桑科草原
2019-04-02 來源:中國西藏網通 作者: | 分享: |
桑科草原是桑科鄉達久灘(“跑馬灘”之意)草原的一部分,這里是著名的英雄格薩爾王煙祭鑄神、賽馬稱王的地方。藏語中稱煙祭為桑火,進行煙祭為煨桑,因此稱此地為桑科(煨桑的地域)。四周群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距甘肅省甘南州夏河縣城拉卜楞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游景區。這里設有藏式帳篷接待站兩處,每年7-9月搭起藏包,為游客準備新鮮奶茶、糌粑、藏包、手抓羊肉等藏區特色風味,還為游客準備了馬匹、牦牛、射擊篝火晚會等草原旅游節目。游人在這里可以盡情體味神秘淳樸的藏族風情。
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從南到北徐徐流過,水草豐茂,風景優雅,藍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園風光。桑科草原歷史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場。每到夏季,草場碧綠如毯,各色花卉爭奇斗艷,絢麗多彩,天高氣爽,是草原旅游、避暑和體驗藏族游牧生活、回歸自然的理想旅游場所。
桑科草原旅游區內設有格桑花草原旅游接待站和拉卜楞賓館草原旅游點,提供帳篷、傳統藏餐、風味小吃、篝火晚會、民族歌舞、藏服出租、騎馬比賽、民族工藝品等服務。游客在這里可以真正回歸自然,充分領略藏族獨特的游牧生活風采。
交通:可在參觀拉卜楞寺后,乘15分鐘汽車即到;也可從夏河租自行車到桑科草原,一天10元;從蘭州乘車到夏河75元,然后坐出租車可以到桑科草原25元/輛。門票3元,騎馬20元/小時。
相關鏈接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是藏、漢文化的交匯帶,是黃河、長江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被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和“藏族現代化的跳板”,并被國家確定為生態主體功能區和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境內草原廣闊,海拔2960米,平均氣溫1.7℃,無霜期短,日照時間時長,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甘南南與四川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黃南州、果洛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市、定西市、臨夏州毗鄰,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00°46′~104°44′,北緯33°06′~36°10′之間。下轄合作和臨潭、卓尼、迭部、舟曲、夏河、瑪曲、碌曲七縣一市,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3.07萬人,藏族占54.2%。甘南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評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區”,被美國最具權威的旅游雜志《視野》、《探險》評為“‘讓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個戶外天堂”之一,被《中國國家地理》、《時尚旅游》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世界華人聯合會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被評為“中國最美旅游勝地”。
甘南州地方民族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水電能源、畜產品加工、建材、采礦冶煉、藏醫藥、山野珍品等為主的體系。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州府合作市位于甘肅西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是州委、州政府駐地,也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
歷史沿革
甘南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類開發這塊亙古荒原,甘南的羌部逐漸建立自己的部落聯盟或依附中原王朝。
秦時部分地方已屬臨洮管轄。西漢時,東部屬隴西郡、北部屬金城郡,設白石、羌道兩縣。
隋時的臨洮郡、桴罕郡、宕昌郡分別管轄今甘南的西北和東南部部分地區。
唐朝初年廢郡置州,甘南境內曾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屬吐谷渾、吐蕃的范圍。
元代屬宣政院管轄,吐蕃等處宣慰司統領。
明代屬陜西都司管轄,清乾隆時,州境大部屬鞏昌府,夏河由循化撫番廳管轄。
1913年廢府設道,臨潭縣屬蘭山道,西固縣(今舟曲縣)屬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縣、改屬甘肅管轄,1937年成立卓尼設治局。
1949年9月~12月,臨潭、卓尼、夏河、西固相繼解放。1952年7月設立甘南藏區委員會,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區成立,1955年7月1日改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設在合作市,是甘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