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 讓我們相約在丹巴
2016-10-28 來源:甘孜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綺麗風光——東谷溝
從丹巴縣城一直往墨爾多大山西南方向行進,大約一個小時便到了東谷溝,此地叢山峻嶺,森林茂密,高山海湖星羅棋布。
尤以風光美麗、造型奇特的海子山最為迷人,雪山、冰川、瀑布、海子、原始森林渾然一體。真是山上風光奇麗多姿,山下景色迷人忘返。
尤其是杜鵑花盛開時節,天然盆景中一湖千頃,而水源來自雪山巖梁和飛瀑的澆注,連同盛開的杜鵑花和奇峰盤松的倒映。
另外,紅石灘也是東谷溝的一大亮麗景色,青山綠水間,紅染石林。
莫斯卡自然保護區
景區內的莫斯卡溝自北而南流入磨子溝,繼而進入革什扎河。保護區以莫斯卡溝流域范圍為主,北與錯郎溝分水嶺為界,西以與丹東河之間的分水嶺為界;南以拉龍溝為界東則以莫斯卡溝與阿科里溝的分水嶺為界,總面積達13700ha。
莫斯卡自然保護區內出露地層由三疊系中統雜谷腦組之海相碎屑巖與泥質巖組成,地層傾向北東,形成明顯的單面山地貌,莫斯卡溝左岸(東岸)陡而短,右岸(西岸)緩而長且多支流。
自北而南有各沖溝、金龍溝、敬其溝、卡斯甲溝與拉龍溝等五條支溝,它們的流向受構造控制明顯,甚至反方向入匯主溝谷。雜谷腦組地層在莫斯卡溝出露的以砂巖為主,板巖次之,間夾數層灰至深灰色薄層狀灰巖及泥質灰巖,厚度大于700米。
由于砂、板巖的抗風化能力較強,因而多數形成深切溝谷地貌,谷坡陡峭,溝中多急流瀑布,為景區平添了許多精致的山水景觀。而在4500米以上為古夷平面的殘留,地勢平坦開闊,多數為積雪期較長的荒漠灌叢占據。

莫斯卡溝為一條明顯的在冰川谷基礎上發育而成的現代溝谷,谷中冰磧物分布普遍,為景區內景觀的主要分布區。山水、瀑布急流、巖溶肖形景觀及森林、草地等動植物景觀遍布大小溝谷中。
森林樹種有云杉、冷杉、紅樺、白樺、高山楊等;動物則有白唇鹿、豹、雪豹、金雕、玉帶海雕胡兀鷲等國家一類保護物種和藏酋猴、獼猴、豺林麝等國家二類保護動物27種;另有白冠鹿、藏馬雞、藏狐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7種。各種野生動物保護完好,乃至出現寺廟中人獺和平共處的罕見景觀。
墨爾多神山
墨爾多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黑教的神山,嘉絨藏族文化中心,藏區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海拔5105米。
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山上共有一百零八個圣景,千余處景點。站在墨爾多山之巔,東面可望見峨眉金頂,西望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可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潔白的哈達,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56座壯麗的山峰象征著祖國56個民族的團結和友好。
墨爾多神山地處藏漢結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漢民族和睦相親的象征和見證。
墨爾多神山風景素以神奇著稱。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馬拉雅、岡底斯、阿尼瑪卿等藏區8大神山的縮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測的遇有驚動就會風起云涌的高山海湖;主峰東面有數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
墨爾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來的游人墨客所頂禮和傳頌。據《墨爾多神山志》記載:墨爾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靈驗,因此在此修行極易修成正果。正因為此,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倍受中外宗教信徒的崇拜。
西藏以及其他藏區僧侶們將去墨爾多山朝拜視為功德圓滿。近幾年來,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游方僧人到這里的神仙洞、菩薩巖、-洞中參禪修行,其中還不乏國外的旅游觀光者、科學考察和體育探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