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底溝:拉薩郊外的靜謐時光
2019-07-18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作者:格桑倫珠 裴聰 | 分享: |
城關區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打造綠色生態奪底。
紅彤彤的樹莓果子。
一位游客在奪底溝騎行。
市民在奪底溝過林卡。
游客在體驗“拉薩人家”。
當地農民在家門口的樹莓種植基地就業。
游客在奪底村參觀拉薩堆繡唐卡制作技藝。
奪底溝樹莓采摘園。
游客體驗古老的“擦擦”制作技藝。
感受別樣的休閑生活、品嘗特色的藏家美食、凈化心靈的旅途之約……如今,鄉村休閑旅游已成為拉薩旅游發展的“重頭戲”。如果你想體驗拉薩鄉村休閑游又不想行程太遠,那么,距市中心7公里的拉薩市北郊奪底溝倒是不錯的選擇:田園度假、果蔬采摘、勞作體驗、鄉村美食、手工藝制作都可以在這里一一體驗。
奪底溝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曾是藏幣印刷廠、西藏第一個水電站所在地,八大藏戲之一《頓月頓珠》取材地,也是藏藥教學圣地。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路途顛簸且行程中受盡各種苦難,為了能夠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選擇在奪底溝的維巴村境內桑伊山腳歇息了一晚。晨起梳洗完畢,侍女將她的洗臉水潑在了對面的山坡上,一夜之間,原本沒有任何植被的山坡長滿了綠油油的楊樹,后來這里成了人們過林卡的地方。
雨后的奪底溝陽光溫和,氣候溫潤,泥土的清香彌漫。碧綠的青稞地,金黃的油菜花海,一棟棟色彩艷麗的藏式小院掩映在樹木之間,一縷縷淡淡的白煙纏繞在峻拔的群山之間,古老莊園的氣息幽靜……好一派安靜和諧美麗的田園風光。
走進奪底溝,各式林卡的招牌應接不暇。每逢夏季,這里便成了過林卡的熱門地。約上親朋好友,擇一處依山傍水的樹蔭地,打上幾局藏式骰子,或是伴著歡快的音樂跳上幾段鍋莊,小孩子們在溪水里嬉戲打鬧,這樣的周末休閑時光真是美哉美哉。
除了林卡的招牌,這里還有“拉薩人家”。近年來,奪底街道在拉薩市旅游發展局和城關區的大力支持下,借助方便的交通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打造“拉薩人家”品牌,促進鄉村旅游發展。
牛糞墻、轉經筒、經幡、藏式帳篷……散發著濃濃的藏文化氣息。在維巴村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院內,日光從碧藍的天空照進院子,達娃和家人開始忙碌起來。從2013年開始,達娃一家推出了“拉薩人家”。藏式的家具古樸精美,展現原汁原味之美;房內紅色的立柱上面,有著別致鮮艷的花紋;客廳一側的架子上擺滿了各種藏式生活器具,散發出淳樸自然的生活氣息;墻上隨處可見具有傳統藏式風格的壁畫,讓人體會到獨特的西藏風情。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藏家傳統生活,可以品嘗美味藏餐,也可欣賞周圍田園美景。
每一個來到“拉薩人家”的游客,都可在此體驗藏族民俗風情。村民們會熱情地取出備好的酥油茶、炒青稞、奶渣、糌粑等傳統飲食供游客品嘗,他們還會精心準備色香味俱全的藏餐,獻上濃香的青稞酒,熱情地唱起敬酒歌。這里還有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如騎馬觀光、參加篝火晚會、跳鍋莊舞、原生態飲食制作、體驗藏家古老的生活方式等。
奪底溝深處,山高林密,溝谷幽深,沿途野花爛漫、牛羊成群,翻過一座山之后,會發現一個如珍珠般鑲嵌在山間的湖泊——易錯。湖畔,山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綠裝,碧藍天幕上,白云飄逸灑脫,在波光粼粼的湖面瀉下道道變幻的云影。所以這里也成為了徒步愛好者和騎行愛好者的熱門路線。除了村里的一些歷史遺跡,近年來,拉薩市還依托奪底溝旅游資源,打造戶外攀巖、短距離徒步等戶外活動,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奪底溝觀光旅游,體驗原汁原味的藏家風情。
如今,說起奪底溝,大家還會想到的兩個字就是——樹莓。據了解,樹莓是一種生態經濟型水土保持灌木樹種,果味甜美,含糖、蘋果酸、檸檬酸及維生素C等,可供生食、制果醬及釀酒,營養易被人體吸收,具有促進消化、改善新陳代謝等作用。
在奪底溝的樹莓采摘園里,紅彤彤的果子掛滿了枝頭。采摘園的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樹莓種植基地達到1200畝,120萬株苗木,綜合成活率達95%,掛果率達到70%。再曬上幾天陽光,樹莓就到了采摘的最佳季節,到時候,奪底溝里又會迎來更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