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目前共建立3處國際重要濕地
2019-08-06 來源:西藏商報 作者:李海霞 | 分享: |
濕地,作為陸地和水體之間的客體,兼具水、陸特征,可以說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之一。西藏自治區濕地類型豐富,截至目前,全區濕地總面積達652.9萬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43%,占全國濕地面積的12.18%,居全國第二位,共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等4類17型。
物種豐富 已記錄野生植物9600多種
近日,記者了解到,西藏自治區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野生脊椎動物795種,居全國第三位,大中型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居全國前列,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5種,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種。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9600多種,高等植物66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8種,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40種。這些物種,有很大一部分依靠濕地生存。
截至目前,全區濕地總面積達652.9萬公頃,居全國第二位,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43%,占全國濕地面積的12.18%,居全國第二位,共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等4類17型,是我國濕地類型齊全,數量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而具有保護載體受保護濕地面積達到了430.8萬公頃,占全區濕地面積的65.98%。
濕地保護60多萬公頃得到有效管護
近年來,為進一步規范野生動植物、濕地等自然資源管理,西藏自治區印發了《西藏自治區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使西藏自治區濕地等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有規可循,保護機制逐步完善。另外,還利用“世界濕地日”等時機,加大宣傳力度,生動直觀地展現了西藏自治區動植物和濕地資源保護成效,提高了公眾資源保護意識。
同時,積極申建濕地保護載體,共申建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濕地公園14處,2處濕地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記者從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區共建立3處國際重要濕地、13處國家重要濕地、15處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2處國家濕地公園。先后實施了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濕地保護獎勵等項目30余項,有效保護了野生動植物、濕地等自然資源,有效維護了生態系統的自然性與完整性。
數據顯示,多年來,西藏自治區堅持開展了大量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建設、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建設,60多萬公頃濕地得到有效管護;通過實施濕地禁牧和濕地限牧,10多萬公頃濕地得到有效恢復;通過加強濕地管護,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了一批濕地保護管理基礎設施,有效促進部分退化濕地的恢復,濕地生物多樣性、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