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九寨溝大熊貓園創造“三個第一”和“三個突破”
2020-06-1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作者: | 分享: |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張黎萍):6月16日,備受關注的九寨溝大熊貓園正式開園。此次開園取得了大熊貓保護研究“三個第一”和九寨溝全域發展“三個突破”,標志著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阿壩州攜手共建“熊貓家園”在科研保護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
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右四)宣布開園 攝影 張黎萍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路永斌,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楊克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駐成都專員辦黨組成員、副專員、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劉躍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海清,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委員李德生,阿壩州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馮宇,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等出席開園儀式。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路永斌致辭 攝影 張黎萍
楊克寧宣布九寨溝大熊貓園開園,路永斌在儀式上講話并向九寨溝縣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基地”牌,陶鋼在儀式上致辭并宣布啟動九寨溝大熊貓園三只熊貓寶貝昵稱公開征集活動。開園儀式由阿壩州副州長丁明忠主持。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路永斌(左一)向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授牌 攝影 張黎萍
除獲得“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基地”牌外,在當天舉行的《大熊貓保護研究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還向阿壩州授予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珍稀動物保護生物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實驗室阿壩研究基地”和“岷山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生物學國家長期科研基地阿壩基地”牌,這三張基地牌均適用于九寨溝大熊貓園。
阿壩州副州長丁明忠主持開園儀式 攝影 張黎萍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委員李德生表示:“九寨溝大熊貓園創造了大熊貓保護研究領域的‘三個第一’。一是入駐熊貓數量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非本部基地園區最大,其它同類園區一般為兩只;二是同時向一個基地園區賦予野化培訓和放歸功能,尚屬首次;三是九寨溝大熊貓園同時被授予三個基地牌,也是第一次。”
九寨溝縣委副書記、縣長陶鋼致辭 攝影 張黎萍
陶鋼表示:“九寨溝大熊貓園的開園,在九寨溝縣生態和旅游發展上具有‘三個突破’的重要作用。一是實現了大熊貓基地園區零的突破,結束了九寨溝縣有野生大熊貓而無大熊貓基地園區的歷史。二是突破龍頭景區地域分割限制,實現了四川文旅‘三九大(即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名片中‘九’和‘大’在九寨溝縣的旅游同體。三是告別了九寨溝縣城片區無龍頭景區的現狀,開啟了九寨溝縣城片區和九寨溝(景區)溝口片區全域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與會領導參觀熊貓文化展 攝影 張黎萍
九寨溝大熊貓園是國家大熊貓公園體制試點項目,位于該縣勿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內,平均海拔2380米,總占地面積3221.31平方米,總投資約6000萬元,園區功能集大熊貓保護、研究、科普、宣傳等為一體。勿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面積36.3公頃,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6種,名貴樹種10余種。該保護區分布有清麗的高山湖泊和大片的原始森林,特別在金秋時節,整個保護區紅葉艷麗、彩林斑斕、湖光粼粼、動物熙攘,深受游人的喜愛。
園區內的大熊貓 攝影 張黎萍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是直屬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正司局級大熊貓科研保護機構,下轄臥龍神樹坪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雅安碧峰峽基地、甲勿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園、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等大熊貓保護研究實體,其主要職能是代表國家開展全國大熊貓野外生態及種群動態研究,負責全國大熊貓人工飼養、繁育、遺傳、疾病防控以及圈養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協助開展大熊貓國內外合作與交流,推動大熊貓文化、科普教育和宣傳工作等。截至目前,該中心共有圈養大熊貓312只,占全球圈養大熊貓的60%以上,其中目前在境外及國外旅居的大熊貓共32只,占旅居大熊貓總量的75%。
可愛的大熊貓 攝影 張黎萍
活動現場 攝影 張黎萍
九寨溝大熊貓園所在的保護區秋色 攝影 張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