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九寨溝景區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正式啟用
2020-09-28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 | 分享: |
何曉燕 四川在線記者 徐登林
9月27日,記者從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獲悉,歷時1年零9個月的晝夜鏖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惟敏擔綱總設計的九寨溝景區新建溝口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將正式啟用服務游客。該游客轉換樞紐工程的落成,為快速疏導客流、提高功能接駁,改善每逢旅游高峰期溝口擁堵交通現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走進金秋的九寨溝景區溝口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建設現場,為確保項目在今年“國慶”“中秋”節前啟用,全體參建人員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有力有序推進工程建設,災后新建的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得以如期投入使用。
新建的溝口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包含游客集散中心、展示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智慧管理中心、人防應急避難場所、遺產景觀及生態保護國家級綜合觀測站等。目前已完成游客集散中心一層與國道544線的接駁,具備游客接待功能,其他工程單元正加速內裝施工當中。
新建的溝口立體式游客服務設施采用裝配式體系,廣泛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建筑內部及外形基本呈曲面狀,結構形式為建筑造型的組成部分。主體采用鋼結構加外掛幕墻形式,墻體為加氣混凝土條板和輕鋼龍骨石膏板墻體,造型罩棚使用裝配式膠合木結構。主要建筑物采取建筑造型與結構構件一體化設計,大量使用鋼結構和木結構,整體呈現非線性外觀,同時對傳統建材-木材進行現代化創新,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得益彰。
正式啟用的游客集散中心結構由36根開花柱組成,采用非常規的梁柱支撐體系,每根開花柱通過6個方向彼此斜撐與梁板體系連接,象征“九寨六絕”。游客集散中心入口罩棚采用大跨度鋼木結構,與水花玻璃雕塑組合構成九寨溝LOGO圖案,造型上既蘊含了藏語元音符號,由呈現自然和人文的精妙結合。大小罩棚由2200多根形狀、尺寸各不相同的鋼梁、木梁定制構建組成,形成錯綜復雜又獨具地域特色的網架體系。集散廣場及二層平臺鋪裝的小料石,紋飾以“九寨星空”為主題,黑白灰、深淺不一的顏色,既豐富了星軌層次,又呼應了建筑流線,星軌的流動性和隨機感還強化了游客進入景區的指引作用。
據悉,截至當天13時,九寨溝景區國慶中秋長假10月3日和4日的門票已銷售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