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竹王朝精神之都---帕竹噶舉派及其主寺丹薩梯寺
2016-11-25 來源:康巴衛視網 作者:巴桑羅布 | 分享: |
??? 巴桑羅布 1946年生,曾任《解放軍報報社》記者、西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西藏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四個院校特邀或者兼職教授、研究員等職。現任西藏人大理論研究會副理事長、西藏社院兼職教授、西藏倉央嘉措研究協會會長等職。
????帕竹王朝精神之都---?
帕竹噶舉派及其主寺丹薩梯寺?
(???????????????)(????)?
丹薩梯寺位于桑日縣桑日鎮日崗村北側的山半腰,距離澤當34公里。該寺于十二世紀中葉由多吉杰布倡建,屬帕竹噶舉派,主供帕竹﹒多吉杰布。丹薩梯寺現住寺僧9人,其中活佛、堪布1人、經師、格貴各1人。該寺屬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風景優美,山勢俊秀,植被繁茂,草木蒼翠,山溪潺潺,鮮花遍野。丹薩梯寺依偎在大山的懷抱之中,堪稱世外桃源。取代薩迦派政教勢力的帕竹派政教勢力就在這里孕育、誕生和維系。
??? 作為帕竹噶舉派的主寺,曾經的丹薩梯寺規模宏大,占地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整個建筑群東西長1000多米,南北寬500多米,堪稱整個噶舉派寺廟之最。該寺建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其雄姿蔚為壯觀。整個寺廟建筑群自西向東分別由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經堂、大殿及佛殿等構成。修行洞原本天然生成,多吉杰布于1158年到此洞修行,洞前建茅棚,并取名丹薩梯。后人對山洞稍加鑿刻就形成了深2米、寬3米的朝圣點。此修行洞內原本主供多吉杰布的銅像。修行洞東面是丹薩梯寺的八棱多門方形佛塔,稱為郭莽曲登。從這里再向東就是大片僧舍建筑群落,在鼎盛時期由于僧人眾多,這里就像是一處大村落,因此被稱為帕木竹巴村,據說鼎盛時期僧眾達十八萬、喇嘛五百。丹薩梯寺的大殿面積達1570多平方米,共計36柱,其墻為石頭砌成,墻厚1.2米。大殿東、南、北三面藏有極其豐富的經書典籍,存放典籍的書架占地面積達10柱,與建筑墻體等高。據說這里也同薩迦寺一樣,即使建筑墻體倒塌,經書墻也足以支撐屋頂。在藏經殿的10根大柱上都書有京俄大師的柱銘。丹薩梯寺佛殿面積達300多平方米。寺廟大殿和佛殿之間是一座佛塔。大殿南面是一坐靈塔殿。靈塔殿內的兩座靈塔都顯著高于殿墻,其中有一座靈塔是帕竹﹒多吉杰的。
丹薩梯寺大殿頂層是京俄大師的寢宮,據傳為漢式塔形結構。大殿內供三世佛,均為黃銅鍍金像。此外還有帕木竹巴塑像、能言吉薩瑪、舍利質二尊崗青等像。佛殿內供有搭著寶傘的紅帽系京俄那仁的塑像,用花崗石雕刻的那若巴骨飾等。另外在大殿的佛龕上是黃銅鍍金的京俄大師的靈塔,百余坐多門吉祥塔、帕木竹巴的吉祥發光塔、該教派的傳承活佛像和其他各種至寶、佛像。據說還有龍角、佛牙、帕竹冒頂拇指大的珍珠、每個佛殿一個犀牛角、歷輩達賴喇嘛敬獻的八門金鏡等。在法器中有嶺﹒格薩爾王的銅質盔甲、弓箭、戰刀和具有加持力的護法神刀等。在帕木竹巴修行洞里供放著帕竹本身具有加持力的塑像及手杖、有足跡的右旋海螺、直貢噶舉派敬獻的曼陀羅、各種經書、常用法器、大施主朗氏家族敬獻的珍珠點綴的黃銅帽等。大殿四壁繪滿了精湛的壁畫,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其中個別壁畫的落款是漢文。
丹薩梯寺由帕竹﹒多吉杰布于藏歷第三繞迥土虎年(公元1158年)倡建。該寺的創建標志著帕竹噶舉派的興起。帕竹是帕木竹巴的簡稱,原意為母豬、艄公,是地名,但是如同牧人與羊群,寓意深遠。在宗教上有如下解釋:帕(??意為豬)是指無生的法身,竹(???意為舟船)是指眾生得以解脫。因此,以帕竹為名,其意思是說,這里是可以證得法身佛位的地方,就像能把眾生從惡趣苦海中解脫出來的舟船一樣。(???????????????????????????? ???????????????????????????)帕竹噶舉派的創始人帕竹﹒多吉杰布是米拉日巴大師的著名弟子塔布拉吉的門徒。塔布拉吉意為神醫,因其早年行醫救人而所得雅名。他的本名為索南仁欽(1079—1153),是今西藏隆孜縣人,最初是噶當派的門徒,后來隨米拉日巴大師學法。他把噶當派的教法同米拉日巴的秘法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在塔拉崗布(今西藏加查縣境)創立了塔布噶舉派(???????????????????)。塔布拉吉的門徒非常多,其中四大高徒在衛藏建寺收徒,形成噶瑪噶舉、蔡巴噶舉、拔絨噶舉和帕竹噶舉;帕竹噶舉又分出八個小支系。
帕竹﹒多吉杰布(1110—1170年)生于西康南部志隆乃雪地方,十九歲時作為一富人的侍從來到衛藏游學,遍學噶當、薩迦、寧瑪等教法。后來他拜塔布拉吉為師,繼承塔布拉吉所創立的教法。塔布拉吉圓寂后,帕木竹巴又到薩迦見薩欽﹒貢嘎寧布并與之交談塔布噶舉教法。因薩欽不愿再與他談佛法,他只好返回康區老家,在家鄉的蔡剛地方收徒傳法,弟子漸多。五年期間,他的聲名傳四方。公元1158年,他在四十九歲那年,來到帕木竹巴地方修行,倡建著名的丹薩梯寺。在此之后,帕竹常住丹薩梯寺,直到圓寂。他創建的教派,世稱帕竹噶舉,他本人也稱之為帕木竹巴。他的弟子直貢巴﹒仁欽貝所創建的直貢噶舉、湯巴﹒扎西貝所創建的達隆噶舉、林熱巴﹒白瑪多吉所創建的珠巴噶舉、格丹﹒益西僧格所創建的雅桑噶舉、杰擦和袞丹兄弟二人所創建的綽普噶舉、結貢﹒崔成僧格所創建的雄色噶舉、益西孜巴所創建的耶爾巴噶舉和西繞僧格所創建的瑪倉噶舉,是帕竹噶舉的八小分支。
帕竹噶舉派以丹薩梯寺為主寺,與帕竹地方勢力朗氏(?????)家族相結合,丹薩梯寺主持由朗氏家族成員相承襲,形成強大的政教合一勢力,直至建立聞名于世的帕竹王朝。1268年設帕竹萬戶(乃東萬戶)后,萬戶長(?????????)由丹薩梯寺喇嘛(主持)推舉,萬戶長實際上成了丹薩梯寺屬莊園的管理人。丹薩梯寺喇嘛扎巴迥乃(又稱京俄﹒扎巴仁欽1250—1310)于藏歷第五繞迥土牛年(1289年)直接出任萬戶長,不再另行推舉萬戶長。扎巴仁欽集喇嘛、官吏為一身,世稱“喇本”(????????),從此帕竹一直沿襲政教合一體制。帕竹﹒強秋堅贊于1354年推翻薩迦派在西藏為期90年的統治,建立帕竹王朝,并維系對全西藏的統治。此后直到1618年完全喪權,帕竹王朝的統治長達264年。
帕竹王朝時期,執政者對西藏經濟、文化和行政體制,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普遍建立宗、谿制,制定、頒布“十六法典”等。當時西藏社會經濟、文化出現復蘇,這一系列措施對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丹薩梯寺作為帕竹噶舉派的主寺,其建筑形制和結構十分完美,寺內藏有極其豐富的珍貴文物,也是在西藏歷史上盡人皆知的山南境內最為富有的寺院,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帕竹王朝的另一個都城。該寺不少喇嘛(主持人)持有明朝封文、封號。該寺在西藏歷史上曾經產生的重大影響和特殊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在“十年浩劫”中也未能幸免于難。雖然早在1962年就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是,這座聞名于整個藏區、富麗堂皇的寺院建筑和所有文物在浩劫期間均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和災難性的損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當地群眾包括丹薩梯寺原僧人開始修復該寺。2006年以來國家投資大規模維修丹薩梯寺。在維修過的佛殿內,朝圣者可以拜謁自生瑪尼、帕竹坐臺、原大殿后的修行室內所供的帕竹塑像等。修復工程竣工不久的大殿,開始顯現出當初的雄姿,殿內供飾也基本再現原狀,少部分文物也開始回歸丹薩梯寺。丹薩梯寺歷任主持的稱謂不統一,大部分稱喇嘛,有時稱赤巴,有時也叫堪布等。但是其職責是比較明確的,這就是(????????????????)掌管、治理和發展寺廟。
丹薩梯寺早期主持依次為:帕竹﹒多吉杰布(1110—1170,1158—1170在位);其親傳弟子、直貢寺倡建者直貢巴﹒仁欽貝(1143—1217)又稱吉丹貢布;仁欽貝親傳弟子、是年34歲的京俄﹒扎巴迥乃(1175—1255)接任丹薩梯寺主持,72歲兼任直貢寺主持;扎巴迥乃出身朗氏家族,曾拜貢巴﹒仁欽貝為師學法十七年之久,期間與上師形影不離,隨侍左右,所以被稱為京俄(???????)意為眼前人。此后該教派的許多高僧都冠之以京俄。從他開始,帕竹噶舉派和朗氏家族世俗勢力合二為一,教派和政權都冠之以帕竹;扎巴尊追(1203—1267)三十三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直至1267年圓寂。扎巴尊追擔任主持期間,丹薩梯寺政教事業都有較大發展,曾得明朝匾額及禮品;仁青多吉(1218—1280)于50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扎巴益西(1240—1288)于42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扎巴仁欽(1250—1310)于藏歷土牛年40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兼任萬戶長;扎巴堅贊(1293—1360)于鐵狗年18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扎巴西繞(1310—1370)于鐵鼠年51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扎巴強秋(1356—1386)于16歲接任丹薩梯寺主持兼任帕竹徳斯,木虎年即1381年任命索南扎巴為徳斯,自己繼續擔任丹薩梯寺主持到圓寂。宗喀巴曾叩拜過索南扎巴;索南扎巴(1359—1408)于木牛年即1385年27歲到47歲為丹薩梯寺主持;1405年貝丹桑布瓦接任丹薩梯寺主持,1407年圓寂。
丹薩梯寺歷任主持的稱謂不統一,大部分稱喇嘛,有時稱赤巴,有時也叫堪布等,以上高僧名字寫法很多,有僧俗名之別,有雅名、真名的不同,有職稱、族稱之異同等,不一而足,需要各種文獻典籍反復對照核實。但是其職責是比較明確的,這就是(???????????????)掌管、治理和發展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