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繡遠銷美印等國成藏區致富新路
2019-07-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魯丹陽 | 分享: |
每年開春,繡娘拉毛葉忠都要帶著繡娘們的藏繡作品參加大大小小的展覽,“今年為止,我已經參加了第二十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和在香港舉辦的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藏繡作品已經遠銷到美國、印度、尼泊爾等國家。”
圖為7月7日,25歲的繡娘索南措(右)和同鄉的繡娘們一起繡制藏繡作品。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
如今,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已有21家以藏繡生產為主的工藝品企業,藏繡產業已覆蓋全州的5個縣32個鄉鎮,年銷售額達6100余萬元(人民幣,下同),產業前景廣闊。
藏繡源于公元9世紀,與唐卡和堆繡并稱為藏傳佛教三大藝術,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刺繡派系之一。藏繡根據其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地區差異等可分為多種派系,其中“海南藏繡”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地區和共和盆地為主的農業區。
而貴南縣的沙溝鄉是貴南藏繡的發源地,2015年貴南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命名為“中國藏繡生產基地”,被譽為“藏繡之鄉”。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沙溝鄉德茫村的藏繡文化產業園內,25歲的索南措正在跟同村的4名繡娘共同繡制一幅長約4米、寬約1.5米的藏繡作品,“完成這幅作品,我就有超過13000元的收入。”
“我們家中的女性長輩都會藏繡,我從小就跟著媽媽學會了藏繡。”藏繡文化產業園的繡娘德吉措說,藏繡技藝都是以家族式傳承為主,傳統藏繡作品主要是以藏繡唐卡等宗教用品和制作藏族婦女服飾等民族服裝服飾用品為主。
在藏繡文化產業園的作品展覽室內,記者見到了很多適合現代市場需求的藏繡產品,藏繡裝飾畫、藏繡掛件、含有藏繡元素的服飾……“以前在家的時候,繡的最多的藏繡物品是辮套,通過參加培訓讓我學習到了如何繡制具有高附加值的藏繡產品。”德吉措說,沒有想到從小就會的藏繡可以成為增收的途徑,在藏繡文化產業園做藏繡,每天有120元錢的收入。
海南藏族自治州五彩藏繡藝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冷本才讓介紹,公司從原先貴南縣沙溝鄉德芒村的家庭作坊,發展到現如今以藏繡生產為主的公司,他和家人以及周圍的村民都成為了繡娘,“公司利用‘公司+農戶’的形式,讓藏繡從過去單獨個體農家婦女勞作發展為多元化經營。”
臨近傍晚,索南措就要和繡娘們一起下班了,她告訴記者,過段時間自己要請假和丈夫一同去放牧,等忙完這一陣子,她再回到藏繡文化產業園,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