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8項世界第一 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 可滿足2400萬家庭一年用電需求電力
2021-06-17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 | 分享: |
三峽集團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
6月16日上午11時,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成功并入南方電網,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烏東德水電站按期實現全部12臺8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目標。截至6月16日,烏東德水電站已累計生產清潔電能超240億千瓦時,按一個家庭一年1000千瓦時用電量計算,可滿足2400萬家庭用電需求。
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長江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性工程,也是進一步鞏固我國在世界水電引領地位的重要支撐性工程。
“在黨的百年華誕即將來臨之際,在‘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電站全面建成投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強調指出,電站建設必將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供重要支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烏東德水電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和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是中國三峽集團開發建設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個梯級水電站的最上一級,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航運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975米高程,總庫容74.08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4.4億立方米,水庫具有季調節能力,防洪效益明顯。電站左右岸各布置6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已投產的最大水輪發電機組。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2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50萬噸。
烏東德水電站于2015年12月16日正式核準開工,2020年6月29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全面建成投產,創造了世界最薄300米級特高拱壩等8項“世界第一”,創下全壩采用低熱水泥混凝土等15項“全球首次”,取得工程建設期就承擔防洪責任等8項“水電工程突破”,攻克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超大規模地下洞室群開挖、800兆帕高強鋼焊接等一系列世界級難題,連續多年實現質量安全“雙零”目標,為引領世界水電工程建設樹立了新標桿。
三峽集團供圖
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以來,成功經受分階段蓄水、高水位擋水、長時間泄水、大流量泄洪等全方位考驗,安全監測表明,樞紐工程工作性態正常,庫岸穩定,發電、防洪、生態等綜合效益充分發揮。所有投產機組均一次啟動成功、一次通過72小時試運行,已投產機組各項主要運行指標均優于行業標準,達到三峽精品機組要求。
四川水電,正在深刻影響著粵港澳大灣區。在廣東,在我們看不見的尋常巷弄里工廠和家庭每用100度電,就有約24度電產自西部水電(據2019年廣東全社會用電量,以及媒體公開報道的廣東2019年全年消納的西部水電計算)。作為南方電網供電范圍內調管的最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是粵港澳大灣區最親密的“光明使者”。今天,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春末夏初,經濟快速復蘇與高溫天氣疊加,粵港澳大灣區電力需求陡增。1月至4月,大灣區九市全社會用電量同比2020年增長近30%。在南方電網統籌下,三峽集團對烏東德水電站進行點對網電廠頂峰運行。截至6月16日,烏東德水電站一年內已累計為粵港澳大灣區等地輸送超過240億千瓦時清潔水電,可支撐廣州全市工業用電近7個月,替代約752萬噸標準煤燃燒,減排二氧化碳約1881萬噸、二氧化硫約6.3萬噸(據廣州市2020年工業用電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