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2021年度十大人物公布 中國火星探測總設計師等入選
2021-1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作者: | 分享: |
中新網(wǎng)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全球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北京時間16日凌晨揭曉其年度十大人物,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等影響2021年科學事件的10位人物入選。
2021年度《自然》十大人物榜單(Nature’s10)旨在選出10位在這一年重大科學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自然》特寫部主編理查德·蒙納斯特斯基(Rich Monastersky)表示,從追蹤危險的新冠變異株到證明氣候變化在極端天氣中的作用,再到將探測器送上火星,本年度《自然》十大人物聚焦身處重要科學事件中心的個人,這些科學事件對全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和去年一樣,2021年度《自然》十大人物的許多故事都與新冠疫情相關: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研究創(chuàng)新與測序平臺主任Tulio de Oliveira和他的團隊拉響了目前正在全球快速傳播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Omicron)的警報;聯(lián)合國艾滋病聯(lián)合規(guī)劃署主任Winnie Byanyima帶頭批評富裕國家和藥企對公平分配新冠疫苗的呼聲充耳不聞,這讓許多中低收入國家無力保護他們的公民;英國衛(wèi)生安全局的流行病學家Meaghan Kall將該機構的科學報告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內容發(fā)布在社交媒體上,幫助傳播關于新冠肺炎的關鍵信息;Janet Woodcock帶領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度過風波不斷的一年,包括應對在新冠疫苗加強針和一種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上做出的爭議性決定。
2021年,野火、洪水、熱浪侵襲全球許多地區(qū),讓氣候變化上升為重大科學問題,各國紛紛探討如何通過加強一個國際協(xié)議來對抗全球變暖及其影響。這方面,倫敦的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huán)境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Friederike Otto與其他研究人員合作,快速評估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是否在引發(fā)特定極端天氣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聯(lián)合國原住民人權特別報告員、目前在菲律賓工作的Victoria Tauli-Corpuz等通過努力,推動各國在承認原住民群體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預防全球變暖的重要性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2021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讓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這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和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交出的答卷。此外,人工智能(AI)研究員Timnit Gebru成立一個研究所,在她之前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如何以更合乎倫理的方式開發(fā)AI系統(tǒng)。計算機科學家Guillaume Cabana揭露了數(shù)以千計的造假論文充斥著軟件生成的無意義文字,為全世界敲響警鐘。AI研究員John Jumper和他在倫敦DeepMind的同事公開了AlphaFold的代碼——AlphaFold能利用AI技術以驚人的準確率預測蛋白質結構。
施普林格·自然對媒體表示,《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并非一個獎項,也不是全球前十排行榜,年度十大人物由《自然》編輯選出,它是對當年重要科學進展、事件以及其中一些關鍵人物和他們同事的記錄。最新公布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集中了影響2021年一些最重要科學事件的個人。
另據(jù)了解,近日,施普林格·自然宣布收購Morgan& Claypool出版社旗下的Synthesis工程學與計算機科學數(shù)字書庫,這一收購將強化施普林格·自然的人工智能、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圖書系列。
此外,施普林格·自然與埃及政府機構就推進開放研究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轉換協(xié)議(TA),將強化全球各種規(guī)模的經(jīng)濟體實施開放獲取(OA)出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