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最大的“腕”回家了!三星堆青銅大面具正式展出
2022-02-15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余如波 德陽觀察 王攀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虎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何時“回家”向公眾展出引發全民關注。2月15日,元宵佳節當日,青銅大面具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首次正式展出,向廣大游客送上元宵節展覽“彩蛋”。
世界之“最”彰顯中國青銅文明輝煌
15日上午,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剛一開放,這位央視春晚最大的“腕”就引起大家熱烈關注,觀眾們紛紛上前與之拍照、合影。“今天專門到三星堆參觀,在央視春晚上就注意到了青銅大面具,沒想到今天能現場看到,非常激動。”來自陜西寶雞的游客李瑞根表示。
這件青銅面具寬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為完整、體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銅面具。其寬頤廣額,面龐夸張,眉、眼、鼻、唇、耳等線條流暢,棱角分明。青銅面具是三星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器物,應是陳置在神廟中供人膜拜的神器。
青銅大面具出土于三星堆3號祭祀坑,埋藏在坑中部偏南位置,面具臉部朝下,其上被象牙疊壓,歷經三個多月精心清理,青銅大面具終于面世。
2021年6月23日,青銅大面具在考古人員精心呵護下橫空出世。大面具體量太大,為了安全提取,文保專家精心擬定方案,科學研制加固托體,小心翼翼實施吊裝,終于獲得成功。
面具提取后,文保人員對青銅大面具的鑄造工藝進行了分析研究,其制作先分鑄成型,由面部、臉頰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別鑄造,再焊接組合成一體,這既是青銅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也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獨特表達。文保人員還在右眼眉、右眼球、右眼角均發現有經緯組織的絲綢紡織殘留物。具有“通天、通神”功能的絲綢與面具的組合彰顯神圣祭祀的意涵。
將進一步開展修復、研究工作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作為全世界同時期出土的最大面具,不僅體現了我國商周青銅文明的最高成就,它的發掘還反應了當今世界考古工作的最高水平。
三星堆青銅大面具亮相春晚,引發廣泛關注,也進一步激發了三星堆文博旅游“熱”。春節黃金周期間,三星堆博物館接待游客83707人次,文創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39.01%。
“為了響應廣大群眾的觀展需求,三星堆博物館調集了專業的物流、展陳公司,特別定制了展柜,調整展館展線,最終確保青銅大面具能夠在‘元宵節’與公眾見面。這充分體現了三星堆遺址‘保護成果人人共享’的保護利用理念和三星堆博物館‘以人為本’的辦館理念。”三星堆博物館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部部長朱亞蓉表示。
下一步,三星堆博物館還將聯合國內一流的技術團隊,進一步開展青銅大面具的修復、研究工作,并通過制作發掘、修復、介紹視頻等輔助展示方式,把更多的三星堆文物保護研究成果與公眾共享,讓廣大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星堆青銅文化,領略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絢爛多彩,激發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