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降價每年為四川患者節省7.2億,如何保護關節專家提出“硬核”建議
2022-04-26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4月25日,在成都第一骨科醫院住院病區,75歲的楊婆婆在家人陪護下,已經可以自如行走。5天前,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四川省落地執行。楊婆婆作為集采人工關節受惠患者,原本3萬多元的關節費用,只花了7000多元。
前不久,楊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左側股骨頸骨折。醫院為她提供了保守治療、骨折內固定治療,以及人工全髖關節置換3種治療方案。經過詳細咨詢和比較,楊婆婆和家屬選擇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這種手術方式,避免了手術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壞死的可能。手術后四小時,楊婆婆就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下地行走活動。
從4月20日起,國家組織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四川省落地執行。(點擊閱讀→《髖關節均價從35000元降至7000元左右 今起四川人工關節正式告別“萬元時代”》)集采中選的人工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降到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達82%。四川省376家醫療機構共申報34家生產企業的303套人工關節產品系統,首年約定采購總量26003套,按照“人工關節集采”中選產品價格降幅測算,預計每年為四川省患者節約醫療費用7.2億元。
成都第一骨科醫院導診臺前,每天都有不少群眾咨詢相關問題。 ?成都第一骨科醫院供圖
“人工關節集采結果落地,給需要進行髖、膝關節置換的患者減輕了經濟負擔。“成都第一骨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尹毅介紹,人工關節置換術,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骨科治療手段。現實中,大多數髖關節、膝關節患者都存在下肢活動功能受限,有一定殘疾,生活質量不高。過去置換人工關節費用幾萬元,對一般家庭來說經濟負擔比較重。此次人工關節集采調價不僅能夠緩解此類患者的經濟負擔,提供物美價廉的關節,同時也能幫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統計,2019年全國髖關節置換和膝關節置換年手術量達到95萬例次,2011年至2019年均增長率為19.96%。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大量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川觀訪談
?人工關節置換后,會像機器人一樣生硬嗎?現實生活中哪些人的關節容易出問題?如何保護我們的關節?對于這些問題,四川在線記者咨詢了成都第一骨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尹毅。
四川在線: 什么是人工關節置換?
尹毅:?一般人對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并不十分了解,常以為手術會將關節全部切除,裝上不銹鋼關節,術后肢體如同機器人一樣,生硬而不自然。其實,人工關節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已有50余年歷史,材料和設計都在不斷改進,手術和康復技術在不斷完善。人工關節置換術如同修復墻體一樣,將已磨損破壞的關節面切除,植入人工關節,使其恢復正常平滑的關節面,達到解除疼痛恢復功能的目的,效果顯著并且恢復很快。
四川在線:哪些人群的關節容易出現問題?
尹毅:股骨頭壞死一般發生在酗酒、長期使用激素的人群,部分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一般是先天性的,常見于高原地區。膝關節關節炎多在中年以后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在絕經期以后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肥胖患者、長期處于半蹲或蹲位的患者骨關節炎發病率更高。
四川在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關節?
尹毅:隨著年齡增大,關節軟骨出現退變,肌肉力量和韌帶張力下降,關節軟骨磨損也逐漸加劇。如何保護膝關節軟骨不磨損,就要從日常生活和運動習慣說起。
(1)注意保暖:膝關節處皮膚和軟組織較薄,寒氣容易入侵。夏天吹空調、冬天穿裙子、冬季騎電動車的朋友要多加注意。
(2)合理的運動方式:加強鍛煉有益身體健康,但是要先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如鍛煉后出現膝關節持續疼痛,建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時間。老年人或者存在膝關節隱患的朋友宜選擇散步、慢跑、游泳、騎單車等對膝關節友好的運動方式,不建議登山、爬樓梯、反復蹲起、長跑等運動方式。仰臥抬腿、空蹬自行車也是很好的保護膝關節的運動。
(3)避免過度使用:肥胖者建議減輕體重,避免高強度長時間使用膝關節,避免長時間站立、跪位和蹲位。
(4)保持良好的姿勢:走路和坐位時,都應保持良好的姿勢,不要扭著腰干活、撇著腿走路,避免長時間下蹲,長時間站立時可適度伸伸腿。
四川在線:一旦關節出問題,如何端正心態積極就醫?
尹毅:一旦關節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一系列相關癥狀,應該積極就醫正規治療。我們的原則是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預防為主,規范治療,盡量保留自身的關節。我們關節外科醫生會制定個體化的階梯治療方案。
(1)基礎治療:適用于早期患者。包括運動方式的改變(選擇散步、慢跑、游泳、騎單車等,盡量避免登山、爬樓梯、反復蹲起、長跑等),關節保暖,物理治療(熱敷、理療、磁療等),行動輔助治療(扶手杖),功能鍛煉(仰臥抬腿、靜蹲等)。
(2)第二級治療:如果病情加重,則進入第二級治療。包括外用藥物,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氨基葡萄糖及一些中成藥等,關節腔封閉或注射玻璃酸鈉。
(3)第三級治療:病情進一步加重,保守治療效果欠佳時,則需要進行手術干預。包括關節鏡清理、軟骨修復術、截骨術矯正力線、單間室置換術等。
(4)第四級治療:骨性關節炎進入終末期,關節軟骨磨損嚴重,則需要進行關節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