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來臨,這7種食物最好別吃!
2023-06-05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 分享: |
新一年的高考季又要到啦!寒窗苦讀的日子就要開花結果了,學子們興奮和緊張并存,家長們每天都在想高考前該給孩子吃點啥。為了讓孩子能吃好飯,精力充沛地走進考場,家長們也是拼了,大魚大肉、海鮮盛宴,桌上啥都有……
在這提醒各位家長,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必須的,但大可不必太過于豐盛。為了莘莘學子能保持好的精神狀態參加高考,這篇文章給大家整理了考前最好不要吃的食物以及推薦吃的兩大“補腦”食物,給大家助攻啦。
這些食物不要吃
雖說高考很重要,但也別一股腦兒地啥都給孩子吃,萬一吃壞了反而會讓結果糟糕。飲食盡量注意以下7點:
①不要在外就餐:外面餐廳的食物未必干凈衛生,特別是小餐館和街邊小吃。萬一吃壞了肚子,不僅會影響復習,也會影響考試發揮。
②不吃涼拌菜:高考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即便如此也別給孩子做涼拌菜。高溫下涼拌菜容易滋生細菌,如果忽略了一些小細節更容易導致身體不適或食物中毒,比如食材處理不干凈、砧板沒有生熟分開、木耳泡發時間過久……
③不吃生腌:生腌就是把鹽、白酒、蒜、醋、辣椒等食材放在一起,放入鮮活的蝦蟹,然后放進冰箱進行腌制的食物。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樣吃味道鮮美又營養,但自制生腌基本上無法取代徹底烹煮。
④不生吃水生植物:荸薺、蓮藕、菱角、魚腥草等都屬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很容易被水中一些寄生蟲污染,最常見的就是姜片蟲。姜片蟲主要會寄生在人體的十二指腸,食用了含有姜片蟲的食物后,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過敏和水腫等癥狀;嚴重還會引發腸梗阻,甚至死亡。所以,這類食物一定不要生吃,如果要吃就得徹底烹調加熱熟透。
⑤別吃過敏食物:一定要清楚孩子對什么食物過敏,烹調食物的時候千萬別混進去。如果不清楚孩子的過敏原,就盡量避開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比如魚蝦蟹、芒果、菠蘿、桃子、花生、蠶蛹等,對于沒吃過的食物就先別吃了,不要有獵奇心理。
⑥喝牛奶要謹慎:如果沒有乳糖不耐受就可以放心喝牛奶,如果有乳糖不耐受或牛奶過敏就別喝。對于平時就沒有喝牛奶習慣的孩子,高考當天早上就一定別喝,避免發生乳糖不耐受,腹痛、腹脹、腹瀉會影響發揮。
⑦主食別吃太多,也要注意搭配:主食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大多屬于高GI食物,如果吃得太多餐后血糖波動大,容易犯困,難以集中注意力,也會影響思維活躍度。特別是考試當天的午餐,一定要注意。
最好能粗細搭配,增加全谷物的攝入能讓血糖更平穩,飽腹感也更強,比如燕麥飯、蕎麥飯、黑米飯、糙米飯、鷹嘴豆米飯、紅豆飯、蕎麥面條、蕎麥饅頭等。
除了以上這些飲食上的注意事項之外,睡眠質量也尤為關鍵。考試前一天最好別為了臨陣磨槍喝咖啡,也別在睡前喝太多水,避免影響睡眠,進而影響第二天的發揮。
補腦兩大營養要素
高考很“費腦”,但“補腦”有技巧。有些食物可以為大腦助攻,如果孩子不過敏,一定要給安排上!
①DHA豐富的食物:DHA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營養,屬于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對大腦和視神經的健康很重要,它會參與腦細胞的形成和發育,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參與大腦思維和記憶形成過程。
所以,飲食中充足的DHA攝入對大腦思維和記憶力的形成有很大幫助。這種成分人體不能直接合成,必須得從食物攝取。
怎么補?那就是吃魚,吃魚是補充DHA最直接有效又安全的方式。
富含DHA的海產品常見的有:青花魚、三文魚、鱈魚、鱸魚、帶魚、黃花魚、石斑魚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圖源:美國 FDA 魚類食用建議
如果家里有即將高考或者以后要高考的孩子,就盡量早點給安排吃魚吧。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周要至少吃2次水產品,吃夠300~500克/周。
圖:半個青花魚約 80 克
②卵磷脂含量高的食物:卵磷脂是大腦細胞最重要的基礎結構物質,可提供膽堿,和大腦健康息息相關。腦神經細胞中卵磷脂的含量約占其質量的 17%~20%,卵磷脂的充分攝入能促進大腦神經遞質的合成,從而促進神經突觸間的交流,提高記憶與智力水平。缺乏卵磷脂會讓人記憶力下降,影響認知功能。
日常可以補充卵磷脂的食物還是挺多的,只要平時食物多樣化一般不會缺。蛋黃、瘦肉、動物內臟、大豆等都含有豐富的卵磷脂。
所以,飲食中盡量要保證每天1個蛋,天天有豆類。《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最好吃夠25克大豆對應的豆制品,大致相當于1拳頭北豆腐或豆腐絲或豆腐皮或2塊豆腐干。
總結:
高考飲食需謹慎,無需大補特補,家常便飯即可,注意食物多樣化,不吃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好心態,不要過于緊張。
祝愿莘莘學子夢想成真,考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