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濕地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
2023-10-11 來源:央視網 | 分享: |
央視網消息:國家林草局昨天(10月10日)發布,中國已將濕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范圍。此前,多項濕地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已經發布。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濕地保護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形成濕地保護的“中國模式”。
根據最新調查結果,中國濕地面積約5635萬公頃,包括紅樹林地、森林沼澤、灌叢沼澤等。目前,中國有82處國際重要濕地、29處國家重要濕地、903處國家濕地公園、1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約90%的國家濕地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成為民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南京游客 顧宇:我們是南京來的觀鳥愛好者,很多次來條子泥了,這里空氣特別新鮮、很純凈,好像過濾過的一般。而且景色很宜人,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有一種遠離塵世喧囂的天然、脫俗的美。
除了將濕地保護納入林長制、河湖長制考核范圍,制定破壞濕地約談辦法之外,中國已實現重要濕地疑似問題衛星圖片判讀全覆蓋,開展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中國濕地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強。近兩年出臺了濕地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5項,于2022年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是中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引領濕地保護工作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并定期發布《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建立40處濕地生態定位觀測站。
為了加強濕地的保護修復,各地也采取多項措施,不斷推進濕地保護與發展。在福建湄洲島,當地堅持每年實施一批生態廊道、沿海濕地防護林等重點工程,保護濕地資源; 在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當地采取清除棲息地蘆葦雜草、引用地下井水拓寬水面、打通水域通道等措施,讓濕地恢復原有自然風貌。
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長 劉永軍:濕地生態效應逐步顯現,現有各類野生動物315種,其中鳥類279種,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濕地保護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并形成濕地保護的“中國模式”。國家林草局表示,下一步,中國將繼續實施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科學編制重要濕地修復方案,優先在30個重點區域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