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地震儀 成功預警新疆烏什地震
2024-01-29 來源:四川觀察 | 分享: |
有沒有想過,你的手機既是計步器,也是地震儀。1月29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與小米集團舉行新聞發布會,聯合宣布中國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首次預警地震,被預警的地震為1月23日的新疆烏什縣7.1級地震。
四川大學自然災害預警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主任、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減災所所長王暾博士介紹,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采用手機內置的MEMS加速度傳感器(手機記步組件)取代了傳統的固定安裝的地震預警監測儀,將手機“變身”成為地震儀,自2021年減災所和小米集團合作以來,已有近百萬臺手機加入預警的行列。
小米集團手機軟件部系統安全部負責人王寶林表示,手機用作地震監測儀實現地震預警監測具有三點優勢:一是手機的數量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遠超國內目前安裝的地震監測儀器的數量。傳感器數量的顯著提升,不僅可以提升預警網的覆蓋面、精準度(原則上有通信網絡、有智能手機的地方,就能實現地震監測預警),更有望通過高密度傳感器解決消除地震預警網的預警盲區。二是建設成本低,可擴展性強。由于不需要建設專門的地震監測儀,地震監測預警網更容易從一個區域擴展到其它區域。三是運維成本低,不需要專門運維地震預警監測儀器,只需要用戶打開手機開啟相關功能即可。
具體來說,用戶在小米手機的“手機管家”-“預警中心”-“地震預警”功能中選擇加入“地震監測志愿者”,即可開啟地震監測功能。開啟后,通過低功耗傳感器感應到地震波后,系統快速通過AI算法測算地震信息,并第一時間向受影響地區群眾發出預警,為更多人爭取避險時間,保障人身安全。
“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MIUI全球擁有超過6.23億月活躍用戶,龐大活躍用戶群體加上智能設備上的功能設計,構成了我們實現地震監測預警的良好基礎。”王寶林表示。
干擾手機地震監測預警網的因素眾多,例如,頻繁移動的手機、各種人為活動、環境干擾等,都需要克服。正是由于減災所的地震預警技術在過去15年已積累了大量防誤報技術能力,結合小米的一些人工智能技術,才能有效支撐一張可接入億級手機的地震監測預警網“又快又準”。
未來,減災所還將試驗手機地震預警監測網與中國地震預警網之間的融合,使中國地震預警網覆蓋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有手機基站的區域,從而減少預警盲區,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