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動文物全國第三,文物大省四川還會有新發現嗎?丨文化中國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2024-04-20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通江調查古墓葬,通江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時隔十七年,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開啟了。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決定從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作為文物大省的四川,相關工作也已經相繼啟動,將按照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決策部署完成各項任務。
我國為何要進行第四次文物普查?普查要干哪些事兒?會產生哪些作用?作為文物大省的四川,在此次普查中還有無可能有文物新發現?4月18日,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濮新接受了川觀新聞采訪,給大家普及了四普那些事兒——
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安岳調查石窟石刻,安岳石窟研究院供圖
一、為何要進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記者:新中國成立以來,文物普查工作已進行過3次,為何還要進行“四普”?
濮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圍繞文物工作發表重要論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加強相關領域文物資源普查、名錄公布的統籌指導,強化技術支撐,引導社會參與。文物普查,就是文物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通過普查全面掌握我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對于準確判斷文物保護形勢、科學制定文物保護政策,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深遠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分別在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紀初開展過三次全國文物普查。2007年至 2011年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國共登記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四川認定公布不可移動文物數量位列全國第三,一舉奠定了文物大省的地位。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距今已有1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城鎮化從快速發展后期轉向平臺發展期的時代特點,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已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無論從黨中央要求還是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需求來看,都需要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
二、文物普查工作怎么做?
記者:文物浩如煙海、散落各地,普查工作怎么開展?
濮新: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對我國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復查,同時調查、認定、登記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對普查對象的名稱、空間位置、保護級別、文物類別、年代、權屬、使用情況、保存狀況等進行詳細記錄。
按照國務院的統一安排,此次普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2023年11月開始,2026年6月結束。
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為普查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建立各級普查機構,確定技術標準和規范,開發普查系統與采集軟件,開展培訓、試點工作。目前,四川的相關工作正在按計劃推進。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為普查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為普查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并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國家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逐級驗收并向社會公布普查成果。
通過普查,可以幫助國家相關部門全面掌握文物資源狀況,并以此為基礎深入推進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利用各項工作。通過普查,可以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將符合文物認定標準的普查對象依法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納入依法保護范疇,形成法定保護清單,并為各行業名錄公布提供基礎。通過普查,可以加強不可移動文物資源信息化建設,改善區域不均衡狀況,提升全國文物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四川還有可能發現新文物嗎?
記者:“四普”中四川有沒有可能發現新的文物?
濮新:四川是文物資源大省,擁有不可移動文物 65231處,其中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57000余處,田野文物超過60%、僅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就達2134處,數量位列全國第一。但是,四川文物數量多、分布散,前幾次文物普查受到技術條件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完全探清全省不可移動文物,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將運用最新設備和技術,相信會有新發現。
記者:為何四普工作選定安岳和通江兩縣作為試點?目前試點工作有無新發現?
濮新:安岳石窟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共有摩崖造像 10萬余尊,摩崖經文近 40萬字,石窟總數、佛像總數均居全國第二。通江縣擁有古墓葬 300 余處,時代從漢延續至清,形制完整,雕刻精美,且相當比例的清代墓葬為移民文化的產物,具有代表性價值。所以在四普工作啟動以后,國家文物局將兩縣分別作為石窟寺及石刻、古墓葬的國家級普查試點縣。
目前,兩縣均已在相關點位完成野外調查工作。安岳縣按照四普標準,對近年石窟寺調查新發現的 36處石窟寺及石刻開展試點調查,將專項調查成果與普查工作充分結合;通江縣在試點過程中新發現古墓葬 14 處,采集信息的同時進行掛牌保護,并啟動認定程序,形成了“邊調查、邊發現、邊保護” 的工作模式。
到5月起,正式的普查工作將全面鋪開。我們希望通過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建立起全省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和數據庫以及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完善不可移動文物認定公布機制,規范認定標準和登記公布程序,健全名錄公布體系。此外通過普查,完善全省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機制,構建起全面普查、專項調查、空問管控、動態監測相結合的省級文物資源管理體系,建強文物保護隊伍,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
記者:文物普查和老百姓有關嗎?
濮新:文物普查需要公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此前我們已面向社會廣泛征集不可移動文物線索信息,鼓勵大家積極提供線索。未來我們還將通過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進一步收集線索,幫助四普摸清四川的文物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