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 | 在采訪區(qū)無人問津的角落
2024-07-30 來源:新華社 | 分享: |
新華社巴黎7月29日電(記者徐皓夫、陳俊俠、周欣)競技體育是殘酷的,這點對于媒體記者來說,再直觀不過。
巴黎拉德芳斯體育館內(nèi)有一條不為觀眾所知的悠長走廊,在這里,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來回踱步,焦慮等待著完賽的游泳運動員。這里是“新聞工坊”制作一篇體育新聞所需信息的重要來源地——混合采訪區(qū)。
??拉德芳斯體育館內(nèi)巴黎奧運會游泳比賽畫面。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對于奧運冠軍而言,這是一條被世界各地媒體記者簇擁、充滿贊譽的“冠軍之路”。同時在奧運冠軍身后,往往還有諸多運動員帶著疲勞的身姿、哭腫的雙眼快步離開。記者不禁產(chǎn)生疑惑,這群被媒體遺忘的“陪跑”選手,是否需要勇氣才能走過這條“無人問津”的走廊?最近,記者遇見了一群年輕的阿拉伯游泳運動員,在他們身上找到了答案。
“賽后還有重大人生決定”
作為一名主要從事阿拉伯語報道的記者,記者曾經(jīng)擔心報道游泳比賽會無稿可寫,因為在國際性賽事上,游泳并非阿拉伯運動員的優(yōu)勢項目,在奧運會游泳比賽歷史上,奪得獎牌的阿拉伯游泳運動員更是屈指可數(shù)。然而本次巴黎奧運會,記者看見有許多阿拉伯選手獲得游泳比賽的參賽資格,打破了外界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28日上午的比賽對記者簡直是“天降大禮”。這一天,巴黎奧運會游泳項目進入第二個比賽日,來自敘利亞、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阿聯(lián)酋、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隊伍的運動員集體亮相游泳賽場。記者像是一個在新聞富礦里瘋狂挖掘的礦工,在混采區(qū)一連采訪了多名阿拉伯運動員。他們或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比賽,或是本國屈指可數(shù)的“珍稀”游泳健將,而無論是誰,作為阿拉伯地區(qū)“小眾項目”的選手,他們都表示能代表自己的國家(地區(qū))參加奧運會,是一次無比自豪且愉快的體驗。
??7月28日,巴黎奧運會游泳項目預賽在拉德芳斯體育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雒圓 攝
現(xiàn)居澳大利亞的奧馬爾·阿巴斯代表敘利亞隊參加了男子200米自由泳預賽,總排名第24位,不出所料未能晉級。這場比賽是他在奧運賽場的首秀,也是告別戰(zhàn)。當阿巴斯疲憊地從賽場走出時,記者用阿拉伯語叫住了他。“奧馬爾!比賽感覺怎么樣?”記者觀察到阿巴斯神色出現(xiàn)驚喜的轉(zhuǎn)變。“你想讓我講英文還是阿拉伯語?”阿巴斯對記者微笑,他未曾想到在法國的賽場上,會有一名中國記者用他的母語采訪自己。“我本可以游得更好。我很自豪可以代表敘利亞參賽。”被問及賽后的安排時,他風趣地向記者賣起關(guān)子:“賽后我有人生中重大的決定等待著我,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一上午的采訪中,阿拉伯國家(地區(qū))媒體的缺位讓記者幾乎成為唯一接近阿拉伯游泳運動員的記者。他們自然無法享受被聚光燈、錄音設(shè)備環(huán)繞的待遇,更多是穿上防寒保暖的運動衫,從混采區(qū)快速通過。對于阿巴斯來講,國際賽事上的無人問津或許是常態(tài),但比賽也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有趣又奇妙的體驗”
在隨后進行的女子200米自由泳預賽中,沙特運動員瑪莎勒·阿伊德游出2分19秒61,創(chuàng)造個人最好成績。有關(guān)報道曾這樣介紹她:“第一位在世界泳聯(lián)注冊的沙特女游泳運動員”,也是“參加奧運會游泳項目的第一位沙特女運動員”。當阿伊德通過混采區(qū)時,記者注意到她只是一名17歲的女孩。
飽含熱情、落落大方是記者對她的第一印象。“我很感謝沙特奧委會為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所做的努力。比賽前我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游泳運動員在諾曼底集訓了兩周,這真是有趣又奇妙的體驗!”
她說:“下一步,我將盡全力在阿拉伯游泳錦標賽上沖擊獎牌,也希望可以沖擊2028年夏季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眼中是清晰的目標、內(nèi)心是競技的欲望,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所具備的品質(zhì)在這名沙特姑娘身上浮現(xiàn)。記者相信終有一天,她可以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通過這條悠長的走廊。
讓體育回歸體育
當擁有意大利和巴勒斯坦雙重國籍的亞贊·巴瓦卜從男子100米仰泳預賽賽場走出,突然之間,幾十名西方記者一改此前對阿拉伯國家(地區(qū))運動員的漠視,蜂擁而上。
“你們看見我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了嗎?我敢說在這里的10個記者中,不超過1個會知道我這次游泳的時長以及排名。這對運動員來說是一種侮辱。”巴瓦卜無奈地說,“我再次強調(diào),我不談?wù)撜危艺J為把政治帶入體育是一個大錯誤。”
??7月28日,巴勒斯坦運動員亞贊·巴瓦卜在拉德芳斯體育館的混合采訪區(qū)接受采訪。
在混采區(qū),西方媒體與巴瓦卜交流了近20分鐘,巴瓦卜身上從泳池帶出的水珠逐漸蒸發(fā)。然而這位巴勒斯坦運動員的比賽感受卻無人問津。
“我來到這里是為了傳達和平的信息,我們正在努力向世界表明,我們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一樣進行比賽。”巴瓦卜補充道,“在巴勒斯坦,我們沒有游泳池,但我們已經(jīng)開始建設(shè)體育基礎(chǔ)設(shè)施。體育可以讓大家每天至少微笑五分鐘,這就是為什么我相信體育的力量,這就是為什么我相信需要投資體育。”
五場預賽結(jié)束后,阿拉伯運動員無一晉級。記者雖然為他們感到遺憾,但采訪中他們表現(xiàn)出的對體育的熱愛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