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信數據空間?國家針對這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進行布局
2024-11-23 來源:央視新聞 | 分享: |
今天(23日),國家數據局發布《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這是國家層面首次針對可信數據空間這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進行前瞻性的系統布局。
什么是可信數據空間?為什么說可信數據空間是新的數據基礎設施?一起了解↓
可信數據空間,是一類全新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同時也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概念,重在實現數據資源的規模化流通、共享利用,是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重要載體。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比如說一個城市有大量的交通數據,有數據擁有方、提供方,還有數據使用方、開發方,他們之間并不是直接把數據從一端傳到另一端這么簡單,因為很多數據需要進行一些預處理,這些工作并不一定都是數據接收方所具備的能力,那就需要有一個平臺,我們說就叫可信數據空間,來提供數據資源的檢索利用,提供一個數據的開發應用環境,以及提供安全的保障。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所長 劉默:比如一家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可以聯合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下游的用戶企業,共同搭建一個可信數據空間,實現設計圖紙、裝備運行這些高敏感數據,在上下游企業之間高效可信流通,來推動整個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整個應用的創新和服務的創新。
國家培育推廣五類可信數據空間
最新公布的《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提出,要開展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等五類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到2028年,可信數據空間運營、技術、生態、標準、安全等體系取得突破,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
企業可信數據空間,由龍頭企業建設,重點是協同上下游企業開放共享高質量數據資源,特別是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普惠便利數據服務。
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由多主體聯合打造,重點在科技創新、農業農村、工業、服務業等領域發力。
城市可信數據空間,以公共數據為牽引,幫助城市加快全域數字化轉型和城市群數字一體化發展。
在個人可信數據空間方面,條件成熟時,穩慎引導個人開放個人數據資源。
在跨境可信數據空間方面,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數據跨境便利化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政府可以率先帶頭來作為示范,政府擁有大量的公共數據,而且質量比較高。有了可信數據空間,經過一些脫敏以及一些合規的審查,政府開放數據有利于整個城市運行效率的提升,而且對當地的企業也是有很好的利用價值。
帶來新機遇 催生新的數據技術和數據產業
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中還提到,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核心技術攻關,培育一批數據技術和產品服務商。
行動計劃中明確,探索大模型與可信數據空間融合創新;推動可信數據空間資源管理、服務應用、系統安全等技術工具和軟硬件產品研發等。專家解讀,由此將催生更多數據產業的新機遇。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建立可信數據空間,數據要計算,算力樞紐就需要了。我們要進行各種數據的分析、融合,那么相應的軟件算法也就需要了。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所長 劉默:隨著可信數據空間的建設,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流通需求,將會使更多的數據資源充分地流動起來,也由此將會催生我們的數據加工、托管和服務的各類企業,使我們整個數據產業生態更加繁榮。
此外,國家數據局提出,積極拓展可信數據空間國際合作,依托G20、APEC等多邊合作機制,牽頭或參與制定相關國際標準,探索國內外數據空間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