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四川引發強烈反響
2025-03-09 來源:川觀新聞 | 分享: |
“經濟體量大,向前發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動力。”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四川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激發發展推動力,在四川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先行先試,破除障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
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先試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省委改革辦專職副主任宋光輝說,改革是破解問題的關鍵一招,也是形成經濟大省向前發展更大推動力的主要源泉之一。經濟總量站上六萬億臺階的四川,正面臨著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的多種挑戰考驗,必須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川人歷來敢為天下先。宋光輝介紹,四川將聚焦國資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全國共性的難點痛點,謀劃啟動一批體現四川特色、近期能見成效的改革舉措,為全省高質量發展賦能,也為全國探索出更多破題經驗。
深化改革需要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成都西部片區是全國11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黨委書記陶勛花談到,當地創新打造“鄉村數字游民社區”,吸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推動人才賦能鄉村,入選了全省城鄉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她表示,將帶領村民堅定不移走改革創新之路,在數字鄉村建設上繼續探索。
深化改革需要破壁。四川是科教大省和全國四大育制種基地之一,但科研與成果轉化“兩張皮”的現象突出。“加快萬安實驗室建設”被寫進了2025年省委一號文件。
“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部門機構之間的人才、設備等資源壁壘,育好‘天府良種’。”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先勇說,將建好用好萬安實驗室,聚合四川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和省內種業企業的資源,打破目前“各搞一攤”的局面,共同構建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到種業繁育、推廣的聯合體,強化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廣,繁育出更多優質高產的好種子,助力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
深化改革需要提高資源配置率。以經濟體制為牽引,廣元正在開展“四新一盤活”行動,探索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帶動現代產業發展,2024年有超過2200家企業因此“上新”。廣元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彭仕揚說,今年將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喚醒”更多“沉睡”的土地和廠房。
在擴大開放上出實招見實效
經濟發展動力強不強、質量高不高,關鍵看經營主體有沒有活力。省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負責人注意到,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去年,四川民營經濟增速6%,超過了GDP增速,今年我們將繼續出實招、見實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他說,今年四川將打出“組合拳”,包括支持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支持民營企業抱團搶訂單拓市場、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為民企賦能、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剛性兌現等,條條直擊“痛點”、難點,讓民營企業得到實打實的政策支持,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讓民營企業家倍感鼓舞。“給予了我們巨大的鼓舞!”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浩說,將把握機遇,不斷開拓創新,勇當科技創業路上的“弄潮兒”。
“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回顧2年來的創業路,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毅感慨,政府提供的“保姆級”服務,幫助企業快速成長為全省首批高效太陽能電池鏈主企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也在不斷苦練“內功”,搭建起四川首個全冗余獨立組網的“5G+工業制造”5G專網項目,助力四川新能源產業發展。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下,提升經濟發展動能,更需提高開放型經濟競爭力。四川正加快構筑向西向南開放戰略高地,去年高規格召開全省對外開放發展大會,就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新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我們將在事關進一步開放的深水區上發力。”四川自貿辦協調指導處處長李雄說,今年是四川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開局之年,錨定更高發展目標,將實施“貿易便利、產業集聚、金融創新、政府治理、法治服務”等五大領航行動,推動集成賦能和創新發展,力爭區內新增企業超過4萬家,外商直接投資全省占比25%以上,貨物進出口突破1500億元。
2024年,得益于成都海關多項改革舉措,三文魚從成都進口“零延時”通關、四川26種特色農產品首次出口,大大拓展了四川的對外開放新空間。“四川是經濟大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居中西部首位,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海關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全力支持四川挑大梁,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成都海關黨委書記、關長畢克新表示,將聚焦區域協同開放、聚焦服務經營主體、聚焦擴大國際市場,推動海關總署出臺的15項支持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促進更多“川字號”特色農食產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