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普氏原羚保護通道正式建成
2021-07-06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海北州剛察縣哈爾蓋地區是主要的普氏原羚棲息繁衍地,國道315線橫穿這里。由于缺乏必要的警示標示和限速設施,近年來,這里已發生多起車輛碰撞普氏原羚事件,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已發生6起車輛撞羚致死事件,對珍稀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危害。7月5日,記者從省人民檢察院了解到,由省、州、縣三級檢察機關合力督促建設的普氏原羚生命保護通道正式建成,這是國內首個普氏原羚保護通道,也是全省第一個單一物種野生動物生命保護通道。
?據了解,目前普氏原羚僅生活在青海湖濱地區,是湖濱沙化草原地帶的代表性物種。2020年底普氏原羚種群約2000余只,由于數量稀少,被稱為“奔跑在高原上的大熊貓”。199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普氏原羚的瀕危程度評定為極危級,1988年普氏原羚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99年我國瀕危獸類紅皮書中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2001年“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規劃”將普氏原羚列為全國15種亟需拯救動物之一。
?為切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從根源上消除隱患,在省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的指導下,海北州檢察院聯合剛察縣檢察院對普氏原羚保護案件予以立案,分別向剛察縣自然資源局和剛察縣森林公安局發出檢察建議。同時,向剛察縣交通警察大隊和剛察縣路政執法大隊提出整改意見建議。由于在國道兩側設置警示標示和限速檢測設施需路政管理、公安交警、林業等多個行政機關相互配合,海北州檢察院在剛察縣主持召開普氏原羚保護案件訴前圓桌會議,省檢察院第七檢察部、剛察縣檢察院、剛察縣自然資源局、路政管理大隊、公安交警大隊、森林公安局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會上,檢察機關就落實保護措施和資金、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提出具體要求,通過座談交流,檢察機關與各行政單位達成了各自履行職責、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設立保護標牌和限速設施、合力保護普氏原羚的共識。
?7月2日,在海北州兩級檢察院的現場指導下,相關部門在315國道186千米至188千米處設置兩塊大型警示標示和限速提醒標牌,在鄉村道路兩側設置10塊小型警示標示,依托附近原有限速檢測設施,為高原精靈營造了生命安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