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勢在必行
2021-07-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 分享: |
中新網青海德令哈7月23日電(祁增蓓)“2020年9月,我國首次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也就是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在未來扮演很核心的角色。我們曾在2018年做過一個預測——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5%,風電、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22日下午,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委員劉堅在作題為《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儲能融合發展模式探討》的演講時說。
當日,“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研討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西州”)德令哈市舉行。
東方電氣中央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曹劍綿在會上表示,中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難度遠超經濟發達國家。“目前中國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發展中大國,能源需求處于上升通道,而且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的30%。”
曹劍綿指出,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建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青海省可依托海西州資源稟賦優勢和產業基礎,深入踐行《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也是資源王國和能源高地,鋰資源儲量1724萬噸,占中國的83%、全球的60%以上;清潔能源電力裝機達90%,擁有太陽能資源10億千瓦,風能總儲量超過4億千瓦,水能資源總蘊藏量2400萬千瓦,保持著連續100天全部使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
曹劍綿表示,為打造清潔能源高地,青海需在消費、供給、技術、體制4個方向,推進能源革命,以綠色共享促進消費側經濟社會低碳轉型,以集成思維構建供給側新型電力系統,以技術標準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深化體制改革構建市場化發展體系。
中船重工海裝集團副總經理陳德春則進一步提出,中國海裝依托青海等地方大規模優質風資源,可按“一個中心,三大板塊”建設“中國海裝大型陸上風電智慧產業園”,打造成一個集“大數據中心”及“陸上風電裝備制造、智能運維服務、產學研培訓教學基地”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陸上智能化裝備產業中心,帶動全產業鏈延伸和企業集群發展。
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宋積晟表示,海西州已積累了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巨大的發展勢能。同時,國家《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明晰了“十四五”海西州清潔能源產業建設的任務,“新能源+N”產業項目建設和技術,都可以在海西大展身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