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邊嘉措:追尋高原紅色印記 感悟偉大長征精神
2021-09-27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曾曉慧 | 分享: |
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康巴衛視“紅星閃耀高原”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沿著紅軍足跡,踏上長征路,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感受長征精神在雪域高原的鏗鏘脈動。
我們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知名藏文化、紅色文化研究專家降邊嘉措,開展了多次激蕩人心的長征主題黨課,讓當地群眾進一步深刻認識了紅軍長征背后的精神內涵和價值。
圖為降邊嘉措正在開展長征主題黨課
在一次次震撼心靈的黨課中,我們聽到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老紅軍長征的故事,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長征精神的故事。
從瀘定橋,到卓克基,再到香格里拉,最后到臘子口。
在烈日下、在細雨中,當降邊嘉措向我們講述老紅軍的長征故事時,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切身感悟這位老者身上的長征精神。
圖為降邊嘉措正在開展長征主題黨課
雖已年過八旬,滿頭白發,但無論何時,都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他的聲音悠揚而爽朗,他的態度溫和而不失熱情。
近一個月的時間,翻山越嶺,他和攝制組的足跡跨越三省四區,重走高原長征路,紅色故事信手拈來,長征歷史娓娓道來,讓我們看到了他身上的信仰與堅持,初心與堅守。
走上瀘定橋,沖鋒的號角、激烈的炮火,猶在耳邊。
圖為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前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重要戰役,發生于1935年5月29日······”6月2日,在甘孜州瀘定縣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前,烈日當空,降邊嘉措正為當地群眾講述飛奪瀘定橋的故事,被曬得滿臉通紅,額頭幾乎要脫掉一層皮。
圖為現場群眾正在聽講座
現場群眾聚精會神,聽得專注,投入在這段英勇無畏的歷史故事里。連續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背后凝聚的是主講人一沓沓親手撰寫的講稿。聽降邊嘉措助理說,為了講好黨課,前一晚直到深夜,他仍在整理講稿。
圖為降邊嘉措在深夜整理講稿
六月的高原,時而烈日炎炎,時而烏云密布。
6月6日,在阿壩州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原本計劃一早開始講課,但是突下大雨,氣溫下降,“紅星閃耀高原”活動組只能等著雨停,在休息室,我們圍著火爐,吃著盒飯,和降邊嘉措談笑風生,聽他講那些革命年代的故事。
圖為降邊嘉措和“紅星閃耀高原”攝制組吃盒飯
原來,降邊嘉措也曾參軍入伍,他12歲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跟隨進藏部隊參加了被劉伯承元帥稱之為“第二次長征”的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全過程。
這期間他曾為進藏部隊的領導和各級干部,以及藏族的民族、宗教界上層人士和農牧民群眾擔任翻譯。
降邊嘉措懷著對進藏部隊全體指戰員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以親身經歷為依據,寫出《第二次長征:進軍西藏 解放西藏》一書,全方位地敘述了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歷程,謳歌了“老西藏精神”。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祖國統一事業的重大勝利,是西藏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轉折。今年,在舉國歡慶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也迎來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西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降邊嘉措說。
今年7月,降邊嘉措的書籍《這里是紅軍走過的地方》出版,這本書第一次真實、全面、系統地敘述了紅軍走過雪山草地的悲壯而又輝煌的歷程,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黨和人民軍隊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降邊嘉措在這本書中告訴讀者,長征那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克服,那樣兇惡殘暴的敵人都能戰勝,那么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族人民面前,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沒有不能戰勝的敵人。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
八十五年來,紅軍長征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七十年來,西藏走上了由黑暗到光明、由落后到進步、由貧窮到富裕、由專制到民主、由封閉到開放的康莊大道,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西藏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巔。
“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傳承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降邊嘉措說。
記者:曾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