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金通工程”規范發展“農村網約車” 村民實現家門口出行
2021-09-30 來源:四川在線 作者:張瑩 蘭珍 | 分享: |
稻城縣農村客運招呼站
張瑩 四川在線記者 蘭珍
車身是顯眼的姜黃色,車前放有通村線路牌,車頭顯要位置印有“四川鄉村客運”LOGO,同時還搭配印有中文、英文、藏文三種語言標識。日前,記者來到甘孜州康定市姑咱時濟農村客運中心,通往各個鄉鎮的農村客運車輛整齊擺放,車身顏色、標識統一,駕駛員也穿著統一的工作服、左胸佩戴統一的工牌。
為推動鄉村道路運輸轉型升級,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甘孜州交通鄉村運輸“金通工程”已全面完成。農村客運,村民可隨時預約車輛,實現在家門口上車出行。
理塘縣農村客運車
稻城縣統一標識的農村客運車
村民周易洪正要乘車回家,“交通出行很方便、駕駛員態度很和善、說哪里見就哪里見、平時根本沒意見、交通便利很實惠、車費十五并不貴、老百姓都贊實惠、你們大家說對不對!”平日里愛說快板的周易洪在現場,即興帶來一段口述表演,表達自己對“金通工程”的贊嘆。
以金湯鎮為例,金湯鎮地處康定市東北部,區域面積200平方千米。據康定金順運輸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志清介紹,金湯鎮已實現40個村“金通工程”全覆蓋,每個村都安裝有客運招呼牌,標注有駕駛員聯系方式,客運線路等詳細信息。此外,為方便群眾日常出行需求,在金湯鎮還設置有兩輛區間車實現金湯區域“戶戶通,”一個電話就能預約車輛,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按每公里6角錢起步,收費比例不超過正常收費的三倍。“金通工程實施以來,我們擔任了不同的角色,是群眾百姓的購物專車、是走親訪友的周末專車、是上學返家的學生專車、還是游客‘鄉村游’專車。同時,通過‘四統一’的方式,規范農村客運,多措并舉,按要求不間斷提供運輸服務,進一步增強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楊志清說。
姑咱鎮農村客運車
金湯農村客運招呼牌
數據顯示,自康定市全面實施鄉村客運“金通工程”以來,共投放客運車輛113輛,其中9座以下101輛,9座以上12輛,覆蓋了全市21個鄉鎮234個村,覆蓋率到達了100%。安裝村級招呼站公示牌234個,開行客運班線47條,預約響應式40條,農村客運從業人員達127人,受益群眾達6.5萬余人。
“自我工作以來就經常康定-金湯兩地跑,以往回家要是沒有順風車就只能采取‘連軸轉’乘車方式,即從康定乘車到姑咱,姑咱轉車到金湯,到了金湯鎮上還得搭乘摩托車才能最終到家,每段路程收取的費用也不同,一路顛簸,回到家也是身心疲憊了。方便、安全、快捷,是金通工程實施以來帶給我最直觀的感受,一個電話就能實現在家門口乘車。”新興下村村民張玲告訴記者,“大城市有‘滴滴’‘花豬’等網約車APP,我們農村也有自己專屬的‘鄉村網約車’,現在我退休了往老家跑的次數更多,再也不用擔心出行難的問題。”
金湯鎮捧塔農村客運中心。張瑩 攝
如今,甘孜州鄉鎮和建制村客車通達率分別達100%。據了解,2021 年6月底前,已完成鄉村客運標識、招呼站(牌)、客運車輛、從業人員等“四統一”工作。截至6月30日,統一鄉村客運車輛車身顏色及鄉村客運標識641輛,統一村級招呼站(牌)公示內容2736個,完成資金撥付1375萬元,899名駕駛員已納入“鄉村客運監管平臺”統一監管。同時,立足于適應不同出行需求,做實“客運網”,發展“旅游網”,促進“鄉村客運+物流”整合發展,融合“郵快網”,延伸物流網,徹底解決農村群眾從出行難的問題,打通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部分圖片由甘孜州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