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精神譜系”之囊謙縣香達鎮“青土村精神”調查記
2021-11-15 來源:三江源報 作者: | 分享: |
2021年11月7日至8日,筆者以州委一級調研員身份,根據玉樹州委蔡成勇書記,州委常委、秘書長夏連升有關打造“玉樹精神譜系”的安排部署,前往囊謙縣調查“青土村精神”。
夏天風景如畫的囊謙縣青土村
此次調查,囊謙縣委、政府極為重視,縣人大主任更求代丁全程陪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丁忠江安排縣委組織部副科級組織員桑求桑毛和負責青土村全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講解工作的尕松措毛協同調查,走訪2018年至2021年7月州派駐村第一書記、州氣象局軍巴尕才,1989年1月至2021年1月擔任青土村支部書記的桑都(赤腳醫生),2021年1月起一肩挑支部書記才培扎西,1996年至2015年擔任村主任今年72歲的扎西巴桑,曾任青土村黨員、民兵連長、婦聯主任、今年70歲的俄沙卓瑪,69歲的青土村黨員、一社社長郭地,村支部副書記吉吉昂江,71歲、1990入黨的二社社長嘎久、尕瑪才仁,一社社長尕瑪鬧布、阿金及部分青土村的群眾,基本挖掘出“青土村精神”的來龍去脈以及主要內涵和實質。
此次調查通過邀請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群眾座談,前往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紅旗渠”實地調查,富有成效,挖掘出有民族團結、愛國愛教新內涵,廓清了青土村第一批入黨人員的情況,戰天斗地開挖“紅旗渠”的情景,上世紀70年代青土村群眾糧食實現自給自足、吃飽飯,余糧出售雜多縣、曲麻萊縣牧民的情況,青土村群眾在黨支部帶領下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致富奔小康、邁步鄉村振興光明大道的新作為、新氣象。
縣委書記石大存和縣委副書記、縣長西然江措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聽取匯報,對調查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擬聘筆者為囊謙縣打造“青土村精神”顧問,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相關要求。
堅定理想信念,誓死保衛紅色政權
據《玉樹州志》記載,“1952年下半年,州直及玉樹、稱多、囊謙3縣縣直機關開始了黨建工作。1955年10月,州委選擇玉樹縣結古鎮兩個村和囊謙縣香達鄉青土村開始社會黨建工作,經過吸收牧民黨員和建立黨支部,黨在群眾中的威信日益加深?!?/p>
從史料分析,囊謙縣香達鄉青土村黨支部毫無疑問就是玉樹農村牧區第一個建立黨支部的村之一,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也是這樣展示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進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的第一展廳,表現的是當年即1955年12月10日,青土村4名農牧民中的優秀先進分子在部隊同志的主持和指導下入黨的情景。展廳內有文字、圖片展板介紹,也有鑄造成銅像的立體場景還原。青土村當時入黨的有農牧民尕哇東周、尕瑪公保、俄沙多杰、號門永忠。后經過囊謙縣組織部門多方調查、考證、核實,當時入黨的農牧民應該是6人,除前面的4位外,還有2人分別是白瑪才周、巴桑。根據當時情況,這6名黨員是分三批入黨,其中,尕哇東周為第一批。據號門永忠的兒子白瑪尕桑介紹,尕哇東周的入黨介紹人是囊謙縣當時的部隊首長、后任玉樹縣長的白瑪東周。白瑪才周、號門永忠、巴桑為第二批。第三批是尕瑪公保、俄沙多杰。青土村第一位黨員尕哇東周,祖籍玉樹市新寨街道辦新寨村。解放前來到青土村,后在青土村娶妻成家。1952年加入合作社,擔任香達肖格合作社大隊長。據郭地同志介紹,尕哇東周是他們家的鄰居。他中等身材,長相英俊,為人和藹,平易近人,與群眾關系好。,因解放時為部隊當翻譯,是在部隊里入黨的,他是其他農牧民的入黨介紹者,入黨時間要早于1955年10月。尕哇東周經常在群眾中宣傳黨的主張、黨的政策,以及新社會農牧民翻身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道路,大家對他很崇拜,對社會主義道路很期盼。
老村干部介紹尕哇東周事跡尕哇東周思想純潔,對黨忠誠。在1958年一小撮反動分子跳起來發動叛亂時,他成為叛匪的眼中釘、肉中刺,對他進行了綁架、拷打。土匪用刀在他的臉上劃有很深的刀口,打斷了兩根肋骨,腹部戳有數十刀,腸子出來了。之后,尕哇東周昏厥過去,土匪以為他死了,就扔在了野外草叢里。幸有2名青土村麥金尼姑寺的尼姑桑杰松毛、郭慶東措等人舍身相救,在一處隱秘處藏了起來,精心治療、看護才脫離了危險。土匪們后來看不到尕哇東周的尸體,就挨門挨戶搜查。到了桑杰松毛、郭慶東錯家里,要她們發誓沒有見過或隱藏。暴亂平息,尕哇東周被縣上接去治療。當時,人們問她們為什么要保護尕哇東周,她們說尕哇東周是共產黨員,是群眾心目中的好人,她們從尕哇東周的身上看到了農牧民群眾以后一定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過上好日子。農牧民群眾翻身了,再也不受苦、不受罪,我們要珍惜幸福生活。尼姑桑杰松毛、郭慶東措她們在當時救了青土村的第一名黨員,保護了革命的星火和力量,不僅為自己積了德,更體現了囊謙縣宗教人員自覺愛黨、擁護黨的勇氣和愛國、愛教優秀傳統?!皼]有尕哇東周就沒有后來的‘紅旗渠’和農牧民在七十年代吃飽飯?!鼻嗤链宓睦先诉@樣說。開鑿“紅旗渠”,變荒蕪之地為糧倉。人民政權初建,一切百廢待興。舊社會留下的底子一窮二白,群眾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依然存在。解決群眾吃飯是黨支部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青土村因“無農田水利設施,莊稼收成低,遇到災年顆粒無收?!边@是擺在村黨支部一班人桌面上的第一大問題。
遠眺“紅旗渠”1967年,為解決青土村農田灌溉困難問題,青土村黨支部帶領廣大村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精神和氣概,組織群眾劈山鑿巖,進行了歷時近三年的“紅旗渠”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修筑,“紅旗渠”全長5公里,1970年竣工。該工程起自巴依山尕吾溝,沿半山腰修建,蜿蜒逶迤,分外壯觀。調查組上山沿水渠遺跡前行,有的地方是懸崖峭壁,有的地方沙土混合,多為堅硬的山巖地段?!霸谶@里架子車使不上勁,只能靠人抱、背?!逼湫藿y度令人震撼,大有難于上青天之難。
當年參加過“紅旗渠”開鑿的勞動者“青土村修建水利工程所用的鐵锨、水泥及十字鎬,都是從縣民貿公司借來的。后來村集體經濟發展了,我們用村提留償還。”“沒有炸藥,我們用鋼釬鑿。”當時青土村的鐵匠拉桑、旺尕二人把作坊搬到水利工程現場,打制磨鑿鋼釬?!比w村民扶老攜幼全員參與,自帶干糧和工具,有的婦女抱著襁褓里的孩子背沙土、石塊。當時因水渠兩旁插滿了紅旗,因此該水渠命名為“紅旗渠”。當時,小孩子們在河邊、家里玩,也用石頭沙子擺“紅旗渠”,成為他們難忘的記憶。俄沙卓瑪說:“‘紅旗渠’通水的那天,人們載歌載舞,舞動著鮮花,跳著、笑著,歡呼‘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我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幸福生活就在我們眼前。”
“紅旗渠”遺跡在這里還需要重點筆墨,當時修“紅旗渠”時的“嘉師傅”(藏語加漢語,意思是漢族師傅)的功勞。這位漢族技術員一個人全程負責水渠的勘察、設計、畫圖、劃線和施工監督。大家都聽他的,他是一個“吃喝不講究,只知道埋頭干活的人?!薄八€是縣電站動力渠道的設計者?!币驗榇蠹叶冀兴麧h族師傅,都不知道姓啥名誰,但是這里的群眾都很懷念和牽掛他。后來聽說“嘉師傅”被打成右派,這里的群眾都感到分外的難過和揪心,“這么有能力對群眾好的人,怎么會是‘反動派’?”這位“嘉師傅”在群眾中豎立起民族團結進步的高大形象和豐碑。據當時參加該引水工程的勞動者們回憶,修建“紅旗渠”沒有用國家的一分錢,全靠對黨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當時,建水渠時,有的地段沙土層滲漏,人們從3公里之外的河邊和山上背來砂子和紅土作墊層。水渠建成后,冬天又發現水在山巖縫隙中滲漏,又用水泥補縫。
“紅旗渠”懸崖巖石段“紅旗渠”這項浩大的水利工程,蜿蜒在半山腰間。水渠修成后青土村和巴米村、東才西村400多戶、1500人受益,農田灌溉面積達3000多畝。1970年,青土村農田喜獲豐收,“青土村人第一次吃飽了肚子,還有多余的糧食賣給雜多縣、曲麻萊縣的牧人。”“紅旗渠”的建成,既滿足了當時青土村農田的灌溉需求, 確保了農田的收成,為解決吃飯問題打下了基礎,也充分體現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和奇跡的能力。“紅旗渠”,也因招展的紅旗鼓舞,為這場戰天斗地史詩般的工程修建注入了強大的紅色基因。 弘揚傳承老一輩精神, 帶領群眾奔小康。青土村,現有農牧戶365戶、1628人,于2016年整體退出貧困村序列,2020年4月脫貧摘帽。農田2500畝,比修建“紅旗渠”時增加1500畝。主要種植青稞、芫根、燕麥、土豆。村集體經濟有“藍天度假村”、在縣城開有糧油門市部、15排蔬菜種植基地占地30畝,2020年人均收入8540元。幼兒園、小學、衛生院一應俱全。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更是全州黨員干部前往學習黨史,錘煉意志、堅定信念的紅色圣地。老村主任扎西巴桑和其他3名青年,有一年冬天騎著摩托車從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購畜,數百公里風雪交加,關節凍得變形了。但是,為了集體和村民致富,他強忍著堅持下來,把牲畜無一丟失地趕到青土村。今年59歲,于2021年1月卸任青土村黨支部書記的桑都,1998年7月入黨,1989年1月擔任支部書記,在他擔任支部書記的32年間,青土村有了新的發展?!吧6际琴N錢干工作的支部書記?!鄙6荚趽沃Р繒浧陂g,凡是村里的活動都用自己錢和車,組織上給他的報酬,他都用在了村里的事情上。另外,他還將重病農牧民免費送往縣城、結古、西寧治療,有一個叫才尕的農民說:“如果不是桑都書記送我去西寧治病,我這條命早就沒有了”。接濟貧困家庭大學生學費,他做的好事大家數也數不過來。有的群眾說:“桑都書記我借你的錢今年一定還清?!钡?,桑都記不得,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他在群眾中有著很高威望,群眾在他心里同樣也有著分量。黨委指路,支部鋪路,黨員帶路,群眾上路。通過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精準扶貧,富起來的群眾通過物質文明取得的成就,精神層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青土村全體村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持良好的村風、樸實的家風,在掃黑除惡中無一人涉黑涉惡。在環境保護中更是自覺清潔水源、保護草山林地,注重村容村貌整治和個人衛生。近幾年來,國家投資青土村公路、電網、學校、自來水等項目,群眾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弘揚當年修建“紅旗渠”的那一股子精氣神,義務投工投勞,不講條件、不講價格,毫不含糊;實施這些項目時,又自覺“四讓”,即“讓地、讓房、讓田、讓畜棚”,尤其是拆房子也是無代價、不提要求的。2021年1月,36歲的才培扎西在換屆選舉中全票當選“一肩挑”書記,他于2021年3月到玉樹州三基干部學院深入學習領會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建理論和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的知識,他表示一定要虛心向老一代青土村干部學習,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作為,讓黨放心、群眾滿意,努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扒嗤链寰瘛薄D抑t縣香達鎮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全面展示了在人民政權初建、開啟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艱苦歲月里,青土村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領導群眾發揚“愚公移山” 的精神,譜寫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奮斗美好生活”的一曲時代戰歌,更體現了黨在涉藏地區民族政策的普惠和強有力的領導,以及青土村發展越來越好的美好前景。“青土村精神”的價值?!扒嗤链寰瘛遍L期以來,在不同的時期、特定的空間,成為囊謙縣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這個曾是青海省貧困程度最深的國定貧困縣,怎么脫貧的,怎么讓世人驚嘆的,事實雄辯地證明,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黨員的覺悟和素質是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有力的保證,靠的是黨支部這個火車頭的拉動,靠的是一批又一批的黨員“領頭羊”“領頭雁”一茬接著一茬干的示范引領和不懈努力?!扒嗤链寰瘛笔悄抑t縣脫貧和囊謙縣后來成為“玉樹糧倉”的動力不容置疑?!扒嗤链寰瘛?,帶著歷史痕跡,時代的烙印,又具有自身鮮明的個性和特征,在整個“玉樹精神譜系”中必定是沉甸甸的一卷。
“青土村”精神調查組(攝影尕松措毛)筆者在調查采訪中,再次感受到了青土村黨支部一呼百應的力量。青土村的老同志和群眾聽說州上來人調查,他們一早就扶老攜幼等候在那里準備接受采訪。有村民說“這是青土村的大事,青土村的光榮”,如此的覺悟令人感動。在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黨員和群眾踴躍接受采訪,都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提供。當調查組前往“紅旗渠”實地調查時,腿腳不方便、已卸任的村干部扎西巴桑等6名古稀老人主動一同前往,當向導、訴說往昔歲月,描述當年的一幕幕??h委組織部年輕干部、青土村玉樹州黨員教育示范基地講解員尕松拉毛開著自己的車送調查組前往,她說:“通過實地調查,更加感受到‘青土村精神’的價值和實踐意義,對當時先輩們的那種精神和毅力有了新的認識和崇拜?!眮碜杂駱渲輾庀缶值能姲玩夭烹m然已被組織上調整到大橋村當第一書記,在整個調查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對青土村的歷史和現狀了如指掌,如數家珍,被群眾譽為“從天而降的青土人”,他和黨支部一班人弘揚“青土村精神”,帶領群眾脫貧摘帽,走上了鄉村振興強村富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