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空中“生命通道”?救援物資“飛”向草科鄉
2022-09-08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王榮升 王云 | 分享: |
通往石棉縣草科鄉的空中“生命通道”——直升機運送救援物資。記者?王云?攝
9月7日清晨,在石棉地震災區救援臨時機場,一架米-171直升機轉動著旋翼,發出巨大的轟鳴。機艙內裝滿了帳篷、蛋糕、方便面等救援物資。
“昨天我們飛了3個架次。”機務人員周脈滸說。隨后,記者登上了這架滿載救援物資的直升機,沿著這條空中救援“生命通道”前往草科鄉,去看那里的情況。
開辟空中救援“生命通道”
地震發生后,石棉縣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是新民鄉、王崗坪鄉和草科鄉,前往這三個鄉的道路全部中斷。
兩天來,經過艱苦努力,通往新民鄉的道路和王崗坪鄉通往石棉縣城的道路陸續搶通。
可是,通往草科鄉的道路因為坍塌嚴重,短期內搶通難度較大。此前,前往草科鄉唯一的方式是通過水路到達王崗坪鄉后,再徒步6至8小時才能抵達。因此,空中通道就成為救援草科鄉的“生命通道”,幾乎所有的救援物資都靠這條航線運輸。
直升機在草科鄉境內降落后,記者跟隨轉運救援物資的車輛,來到位于鄉政府的草科鄉抗震救災臨時指揮部。
“快,這邊拉一下。”鄉政府院內的空地上,武警四川省總隊雅安支隊執勤二大隊教導員鄭定架正在指揮戰士們為臨時醫院增設帳篷。
在發電機的轟鳴聲中,說話需要費很大勁才能讓別人聽得清楚。“往這邊卸車。”草科鄉人大主席羅向林嗓音嘶啞,還在指揮救援物資卸車。“已經兩天沒睡覺了。”羅向林疲憊地說。
“雖然受了傷,但我心里還是很想跟戰友一起去參加救援。”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四中隊消防員蘭健春和吉克曲布,因在搜救和突進過程中受傷,正在臨時醫院里接受治療。
目前,各種救援物資正通過空中和水上開辟的“生命通道”源源不斷送往災區。
要珍惜來之不易的食物
在各種聲音混雜成一團的時候,記者隱隱聽到有讀書聲從臨時指揮部旁邊傳來。
循聲而往,在臨時指揮部隔壁的草科鄉中心小學操場上,一排排藍色帳篷搭建得整整齊齊,朗朗書聲正從帳篷里傳出。
六個年級六個班的學生正在老師的組織下分區域上課。“在確保學生和教師安全的情況下,地震發生后第二天就開始恢復教學了。”石棉縣草科鄉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謝建蘭說:“全校含幼兒園總共119名學生,20余名教職工全部在學校,一個都不少。”
二年級學生李雨軒面對記者的攝像鏡頭說:“地震發生時我們都在學校,現在住在操場的帳篷里,開始正常上課。希望在外打工的父母看到這個視頻,這樣他們就不會擔心我。”
學校三、四年級的英語老師歐婷給記者講述了學校經歷地震的那一刻。當時,正在食堂午餐的孩子們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平時的演練撤離到操場。在操場上,老師和孩子們緊緊站在一起。
“都是勇敢的,你額頭的傷口你的不同你犯的錯……”謝建蘭唱起了《孤勇者》,并帶著學生們一起大聲合唱。在歌聲中,學生們漸漸平靜下來。
隨后,學校在鄉政府的安排下有序領到了帳篷、食物等救援物資。5日當天,救災帳篷就在學校操場搭建起來。
“救援直升機就在我們學校上空來往飛行,所有的物資都是通過直升機運進來的,我們告訴學生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食物。”歐婷說。(王榮升 記者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