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保護“歷史”遺址 留住鄉愁促振興
2023-04-12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央尕 周靜 張瑩 | 分享: |
歷史遺址印刻著歲月的痕跡,是地域文化的承載,是美麗鄉愁的慰藉。近年來,小金縣高度重視遺址遺跡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挖掘,加強群眾對保護遺址遺跡的思想教育,喚醒和強化了群眾對守備文化、紅色文化、地域文化、非遺文化的責任意識、保護意識。
走進木坡鄉登春村的守備衙門文化村史館,厚重的歷史穿越時空,透過陳列的各種文字、圖片、實物躍然而來。該館內由展覽柜臺、展覽立柜、展示墻三部分組成,以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全方位再現了登春村的守備衙門的發展歷程。村史館中還展示著登春村守備衙門多年來收藏的老物件,戰旗、戰鼓和具有年代感的木床、靴子等訴說著往昔生活的苦辣酸甜,這些老物件跨越百年,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搭起一座“記憶橋梁”,讓鄉愁可視可觸可感。
(修繕前)
(修繕后)
木坡鄉登春村村民楊龍告訴記者:“據我們老一輩描述,我們這個衙門以前很是金碧輝煌,時間久了,年久失修。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去年爭取了一筆資金,把衙門文化保護起來了,老百姓都非常高興。我們會繼續把衙門守備文化傳承下去,讓后代了解我們的衙門文化。”
小金縣木坡鄉登春村守備衙門是小金縣僅存的守備衙門遺跡,守備衙門遺址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歷經六代守備。因高原氣候,年久失修等原因,守備衙門早已剩殘垣斷壁,但是仍不失守備衙門曾經的輝煌。木坡鄉登春村第一書記納旺鄧鄧說“:該遺址凝結了厚重的歷史文化,通過我們駐村工作隊對廣大群眾宣傳教育引導,并積極對接有關部門爭取資金,及時對守備衙門遺址進行了搶救性保護,為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大美登春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守備衙門遺址收集整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現存浮雕石墩60余個、深浮雕花彩柱(其中一根刻有“四川陸軍講武堂學員管理別思滿屯守備兼任屯兵第一營營長古仕忠敬立”字跡)等20余根、門枕石1對及其他文物200余件。這也充分反映了當時守備文化中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狀況,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小金縣登春村守備衙門文化村史館充分展現了登春村歷史變遷、文化活動、鄉村振興成效及民風民俗,守備衙門的修繕也充分發揮了村史館“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把村史館建成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博物館”,以“文化+”助推全縣高質量發展。
記者:央尕 周靜 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