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觀察丨瞄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目標 阿壩州認真解答三大“考題”
2023-05-25 來源:四川在線 | 分享: |
四川在線記者 杜杰
埋設管網、安裝設備……5月21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城鎮污水處理廠設施及配套管網災后恢復維修工程項目有序推進,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
當前,阿壩州正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城鎮污水處理率是建設指標之一,也是該州目前唯一未達標的一項。阿壩州明確,要在今年8月底實現相關建設指標全部達標。
5月,阿壩州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2023年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在馬爾康市召開,同時召開的還有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集中攻堅動員部署大會。阿壩州在會上定下目標:力爭今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涉及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六大任務,共36項建設指標。面對考題,阿壩州如何作答?
若爾蓋縣阿西鎮阿西村沙化治理成效顯著。 阿壩州林草局供圖
考題一:
治理提效,如何穩步提升整體生態功能?
5月20日,若爾蓋縣轄曼鎮,“生態保護志愿隊”出動了。黨員志愿者戴上“紅袖套”,沿黃河岸進行巡查,主要排查破壞生態、偷盜泥炭、碾壓草坪等行為。
“我們有7支村級志愿隊,還制定了黃河沿線巡邏方案,大家輪流去給樹苗澆水、補植補種、維護網圍欄等,順道清理黃河沿岸的垃圾,帶回城鎮集中處理。”轄曼鎮鎮長澤仁東周說。
生態保護的理念在若爾蓋全縣落地。目前,若爾蓋縣封育林和退化林修復兩大補植造林建設分別達到1.8萬畝、3.6萬畝,完成率達到100%,黃河干支流生態防護帶植灌已全面完成。“確保林草植覆蓋度逐年增加。”若爾蓋縣副縣長楊勇表示。
加快推進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是阿壩州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為建成建好黃河干流174公里、近2.7萬畝綠色生態屏障,去年4月,阿壩州正式啟動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錨定“兩年建成、三年管護、五年見效”目標,采取統籌干支聯動、整體推進的策略實施,重點在黃河干支流域宜林宜草區域分期分批開展種草植樹行動。
在州級層面,阿壩州緊扣生態文明建設主題,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持續深入推進“七大保護”行動、“七大治理”工程,有效管護天然林5580萬畝,完成營造林10萬畝、沙化土地治理鞏固7.8萬畝、濕地保護修復2.33萬畝,修復治理退化草原100萬畝,確保了森林草原濕地資源數量不減、質量不降,整體生態功能穩步提升。
阿壩高原上的光伏發電站。 阿壩州發改委供圖
考題二:
品質提升,如何不斷疊加生態優勢?
初夏時節,汶川縣漩口鎮趙公村,庭院錯落有致,花木交相掩映。這跟趙公村監委會主任張濤記憶中的村子可不一樣。“從前村里可以說煙囪林立,工業污染嚴重。”
經過關停污染工廠,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趙公村環境煥然一新,先后被評為四川生態宜居名村以及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還發展起鄉村旅游,成為遠近聞名的康養圣地。
全面貫徹“建設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重大戰略部署,汶川縣按照“護生態、培產業、穩就業、促增收”的原則,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保護的產業發展之路,目前已經成功創建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省級生態縣。
地處長江、黃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源頭的阿壩州,在國家生態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聚焦提升品質,不斷疊加生態優勢,阿壩州已有思路。
“要聚焦‘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全面加強環境污染防治,著力抓好人居環境改善,特別是要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與美麗阿壩建設相結合,不斷疊加生態優勢,擦亮‘生態綠’底色。”阿壩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勇表示。
目前,阿壩州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為指引,推動全域各市縣謀求綠色發展,常態推進各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5+2”重點領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全州林草綜合覆蓋度達到85.6%,累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2個、省級生態縣5個。
阿壩高原上的光伏發電站。 阿壩州發改委供圖
考題三:
經濟提速,如何既要生態綠又要產業興?
在茂縣赤不蘇工業園區內,四川希望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繁忙。“我們正在抓緊生產氯酸鈉,這些產品遠銷日本、巴西及東南亞國家。”該公司總經理趙明云介紹,依托茂縣豐富的自然資源,公司在赤不蘇河流域開發了梯級電站并投運5座,總裝機容量55000千瓦,通過水電資源就地轉化,氯酸鈉年產量已達到7.7萬噸。此外,園區所有企業生產用水均循環利用,廠區不留排污口,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
這是阿壩州走綠色、低碳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道路的一個縮影。
既要生態綠又要產業興,阿壩州正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
當前,阿壩州立足清潔能源稟賦優勢,穩妥發展水電產業、積極推進光伏開發、因地制宜發展風能,著力打造“水光風多能互補”清潔能源體系,聚力打造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
夕陽下的若爾蓋花湖濕地。 阿壩州林草局供圖
“高質量發展是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本質要求。”阿壩州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阿壩要通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鎮化以及加快建設現代基礎設施,著力打通資源比較優勢轉換為經濟發展優勢的通道,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