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質生產力丨清潔能源與創新成果在青海“雙向奔赴”
2024-01-07 來源:科技日報 | 分享: |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1月4日,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寬闊的柏油路村道上車來車往,干凈整潔的村莊里孩童們正追逐嬉鬧。7年前,住在大山深處的班彥村村民,整體搬遷到現在公路旁的班彥新村后,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零碳鄉村”建設,讓班彥新村日日展新顏。
“富光、豐水、好風”,高原青海清潔能源風景獨好。在一次次創新實踐中,青海省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引領作用的清潔能源創新成果。這些成果正加速碰撞,釋放出“新質生產力”。
電力員工在青海省互助縣班彥村村民家中檢查電熱炕使用情況。馬清 攝
全綠電供應 班彥村村民富了
“班彥”在土族語中意為富足、幸福的村莊。村莊秀美、產業興旺,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班彥新村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1月4日,跟隨海東供電公司五十供電所工作人員,記者到“零碳鄉村”班彥新村一探究竟。供電所所長宋福向記者展示一份光伏電站損耗管理分析報告,這份報告由源網荷儲配電網一體化智慧能源管控平臺(以下簡稱智慧能源平臺)出具,旨在通過能效優化促進鄉村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利用。
據了解,智慧能源平臺是海東供電公司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為契機,為班彥新村“量身打造”的全綠電零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之一。
“如今,智能技術讓供電越來越可靠,我們酒坊生產動力十足。2023年酩餾酒銷售情況非常好,班彥新村酩餾酒作坊總產值達194萬元。”在班彥酩餾酒坊,負責人曹成庫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酒坊用電數據已接入智慧能源平臺,一旦用電量出現大幅波動,平臺就會發出異常警示,供電公司將第一時間開展隱患排查,消除異常情況。
有了充足的電力支撐,班彥酩餾酒作坊穩產增銷,鄉村產業興旺有奔頭。
不僅如此,2023年12月1日,智慧能源平臺全面接入新建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光儲充”一體化停車場數據,逐步實現班彥新村光伏“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全綠電零碳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全部投運后,每年可為班彥新村節約用電成本約3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0噸。”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段成斌介紹,這個項目讓班彥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綠色“零碳鄉村”。
清潔取暖 三江源頭百姓笑了
入冬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迎來了多場降雪,室外溫度已低至零下15度以下。家住果洛州瑪多縣瑪查理鎮瑪拉驛村的拉姆家卻溫暖如春,陽臺上的盆栽花開得正艷。
瑪多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縣域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年平均氣溫零下4攝氏度,一年中采暖期長達11個月。國網公司與青海省政府合力推進瑪多縣清潔取暖工程建設。
一邊是脆弱生態,一邊是民生改善,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讓源頭百姓不再被嚴寒籠罩?瑪多縣有自己的答案。
自2017年起,瑪多縣分片區、分鄉鎮陸續建成投運“煤改電”清潔取暖項目,當地群眾逐漸告別傳統取暖方式。
1月3日,伴著朗朗讀書聲,記者走進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和孩子們一同坐在恒溫教室上課。“孩子們在學校不用穿太多厚衣服,教室、食堂和宿舍都跟家里一樣溫暖。”拉姆家兩個孩子都在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上學,提及學校取暖環境,她笑著豎起大拇指。
“清潔取暖改擴建工程保障了2千余名師生溫暖過冬。”國網瑪多縣供電公司副經理叢海鵬告訴記者,2023年9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第四片區清潔取暖改擴建工程竣工投運,該片區清潔取暖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瑪多縣開展的偏遠地區清潔能源多能供給實踐,只是青海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牧區大力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創新示范的縮影。叢海鵬介紹,該工程預計年可節約標準煤4105噸,減排碳粉塵1667噸、二氧化硫163噸、氮氧化物73噸,助力青海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