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索南丹增:保護好生態是玉樹的國之大者
2024-03-10 來源:香巴拉資訊 | 分享: |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索南丹增表示,玉樹州作為民族地區、生態重地,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生態優先 強化系統保護治理
索南丹增表示,玉樹是“三江之源 中華水塔”,保護好生態是玉樹的國之大者。近年來,玉樹州突出生態優先,強化系統保護治理,綠色本底更加濃厚。
在過去的一年里,玉樹州榮獲國家生態文明督察激勵地市,玉樹市成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連續兩年達100%,隆寶灘成功申報國際重要濕地,德曲源列入國家重要濕地,濕地面積居全國前列。
此外,玉樹州還探索形成了生態體驗環境教育、自然科考體驗和國際漂流體驗等3個特許經營項目;目前已有3.1萬名生態管護員巡山巡河護草、救護野生動物,家庭年受益2.16萬元;近23萬農牧民享受到國家草原獎補政策,年均發放生態獎補資金達8.8億元,群眾享受生態保護成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玉樹圍繞青海省產業“四地”建設重大要求,立足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農牧和文旅兩大傳統綠色產業,發揮優勢,重點突破,構建高端化、綠色化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
科技賦能 打造綠色有機產品
生態農牧產業上,玉樹堅持“綠色、有機、高端”的路子,在產業布局、產品質量、效益和附加值上下功夫,形成標準化養殖、牦牛藏羊種業、飼草料儲備、黑青稞種植等“六大”生產基地,“牧戶+合作社+基地+龍頭企業+市場”全產業鏈基本建成。
2023年,玉樹建成了40個生態畜牧業示范合作社、8個千頭牦牛養殖基地、7個千只藏羊養殖基地,培育農畜產品龍頭企業18家,與北京首農集團共建農畜產品市場銷售體系;榮獲“中國牦牛之都”稱號,玉樹牦牛產業入選首屆中國鄉村振興品牌節產業振興典型案例,玉樹扎什加羊、玉樹牦牛、玉樹黑青稞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取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5個、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22個;合作社分紅突破4000萬元,群眾從發展畜牧產業方面嘗到了甜頭。
索南丹增表示,下一步玉樹州要打造好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主供區,對農牧主供區產品進行科技賦能,使高原地區的有機農牧產品發揮更大的價值。
打造生態旅游品牌 帶動產業發展
生態文旅產業上,玉樹對標國際市場高起點謀劃,制定生態文化旅游發展三年規劃,積極打造省級全域旅游、文物保護示范區和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建成45個旅游驛站、7個特色文旅小鎮;25個藏族古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被評為“中國藏族舞蹈之鄉、中國藏族山歌之鄉”稱號;舉辦的“首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舉辦的“瀾湄國際影像周活動”在東南亞各國反響強烈;2023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5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3億元,均增長29%。“大美青海 江源玉樹”品牌越來越響。
索南丹增表示,玉樹州所在的高原地區,旅游資源具有稀缺性,自然風光原生態,人文風情獨特。接下來要進一步打造好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打造玉樹獨具特色和優勢的生態旅游品牌,帶動當地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發展清潔能源 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
此外,索南丹增還表示,將系統推進清潔玉樹建設,壯大清潔能源的體系,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全面實現綠色轉型。要用清潔的能源來支撐綠色的發展,最終形成綠色發展的新格局。
玉樹之美,美在生態。索南丹增向大家發出誠摯的邀請,歡迎大家到江源玉樹走走看看,體會三江之源的大美震撼。
記者 郝莉娜
策劃 唐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