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羽新飛 云端之上鑄忠誠——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指揮通信連按綱抓建促提升紀實
2024-04-30 來源:西藏日報 | 分享: |
圖為通信連官兵參觀團史館,汲取奮進力量。 惠雁翎 攝
圖為通信連女兵與國旗同框,表達對祖國的無限熱愛。惠雁翎 攝
春暖花開時節,筆者一行走進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指揮通信連,正逢連隊舉行干部交接儀式。剛剛被調整為機關參謀的老連長林冠龍將一沓厚厚的“工作心得”交到新連長孫成日手中。
交接儀式完畢后,一行人來到榮譽室。2022年被評為“四鐵”先進單位、2023年榮立集體三等功……榮譽室陳列著這兩年來該連獲得的牌匾、獎杯等。該連前身組建于解放戰爭時期,廣大官兵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轉戰大江南北、進軍西藏,圓滿完成多項重大任務。一面面鮮紅的錦旗、一枚枚閃耀的勛章、一件件斑駁的工具……革命先輩留下的榮耀,成為榮譽室內一道亮麗的風景。
標兵連隊重回起跑線,按綱抓建啟新程—
新時代催生新思考
筆者隨手翻開連隊榮譽簿,發現幾年前竟是記錄空白……
面對疑惑,林冠龍一聲長嘆:“這個連隊當年可是響當當、硬邦邦的。可誰能想到,我來的時候已經多年未評上先進,大家都說我運氣不好,沒趕上好時候。”
原來,調整改革以來,連隊編制體制調整、裝備轉型升級,人員一半以上涉及轉崗,加上各類任務壓茬推進,全面建設出現一些新問題。
“起初,我也無從下手,必須翻文件、找規定、想招法。”林冠龍告訴記者,分區機關對照新修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認真分析連隊實際,上門“把脈問診”精準指導,細化幫建措施、成立幫建小組,讓連隊抓建有參考、目標更明確。
問題清、方向明。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針對官兵們不同的想法建議,指揮通信連及時召開支委會,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行動:“時代標兵等不來、要不到,要想繼續當好標兵,全連上下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嚴格按照《綱要》要求進行重構重塑。”隨后,林冠龍帶著連隊持續興起學習《綱要》熱潮,人人對照《綱要》原文逐句研究、逐條對照、逐項分解,查找連隊問題短板,詳細梳理需要規范落實的具體內容。在連隊上下合力下,最終找準了“破題”之法:區分例行工作、上級交辦的工作和自主開展的工作,形成連隊工作籌劃清單,確定工作負責人和完成時限;制訂能力標準清單,每個人訓什么、達到什么標準、多久考核一次,一目了然;梳理野營物資、辦公物資、生活物資等,建立支撐配套清單,執行什么任務,攜帶什么物資,避免緊急出動時手忙腳亂……
開展“忠誠是什么、愛崗為什么、創業怎么干”實踐活動,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老傳統煥發新活力
在指揮通信連,有這樣三件“傳家寶”:歷經戰火硝煙見證忠誠擔當的步話機、連隊第一次執行重大演訓任務時在機房門口種下的“愛崗樹”、進駐西藏察隅之初與駐地群眾一起種下的“創業林”。幾十年風雨滄桑,三件“傳家寶”一直烙印在一茬茬官兵心里。
指揮通信連在貫徹落實《綱要》中,緊貼連隊實際,組織開展“忠誠是什么、愛崗為什么、創業怎么干”實踐活動,鼓勵官兵對照“三個過硬”標準,在實踐中找到推動連隊建設發展的動力源泉。
“忠誠就是聽黨話、跟黨走。”站在銹跡斑斑的步話機前,電臺班班長陳曉明的講述將大家帶回到2010年的那個晚上。
那晚,由于持續多日暴雨,駐地出現大面積山體滑坡,地處偏遠的某連與團部失去了通信聯系。排長王磊與班長宋衛聞訊后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前往該連恢復通信聯絡,并圓滿完成任務。然而,也就在當天晚上,通信連駐地突發大型泥石流災害,奔涌的泥漿石塊瞬間沖向電臺室。當時,回到駐地的王磊和宋衛正在電臺室搶救通信器材。他們被無情的泥石流吞沒了……“忠誠就是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陳曉明的話贏得了大家一片掌聲。
“愛崗為了能打仗、打勝仗。”“愛崗樹”下,衛星班班長聶雁鵬講了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故事:2008年,機房突然報告,某發射機出現故障,通信聯絡中斷。當時,崗位“大拿”賀志敏第一個沖上前去,上天線、搬備件、拆機、檢測、定位,很快在上萬個零部件中找到故障點,并迅速排除故障,恢復通信。
“創業需要法紀嚴、風氣正。”“創業林”旁,技師李時波回憶,2017年深秋,連隊執行特殊任務。任務區點位大多都在山高路險、交通不便的“生命禁區”,給養運送極不便利。得知情況后的當地村民自發幫著連隊運送物資并送上點位,解了官兵的燃眉之急。任務結束后,雖然村民多次推辭,但連隊堅持把感謝的物資送到了村民家中。
指揮通信連對標“三個過硬”標準,為老“傳家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老傳統煥發新活力,連隊官兵人人講連史、個個當主角,干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對照“三個過硬”標準查擺問題,找準突破口解決問題—
活思想激發新干勁
2022年,林冠龍到指揮通信連任職,可戰士們對他不冷不熱。
如何抓住官兵“活思想”,準確掌握戰士“晴雨表”?林冠龍決定組織召開“接風洗塵會”,接來“好傳統好作風”,對照《綱要》逐條查問題、找差距,洗去“思想上的塵埃”。
會上,從新兵代表到老兵黨員,大家一針見血指出連長林冠龍“太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聽取別人的意見”“出了問題不問原因,張口就批評”“為人過于強勢,凡事沒有商量、沒有余地”等問題與不足。
那天夜里,林冠龍輾轉難眠。一連幾天,他都不好意思與官兵們交流。痛定思痛,林冠龍很快調整心態,不僅把大家的意見建議工整地寫在了帶兵筆記上,還給自己制定了整改計劃,并請大家監督。如今,寫帶兵筆記已成為連隊的一項工作慣例。
“當面不說好話、背后不說壞話,”該連黨支部以戰備拉動為牽引,對軍事訓練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反思復盤。
談到戰備工作,上士聶濤指出了一連串短板弱項:連隊的防暴器械位置擺放不合理,應對突發事件時會造成人員擁堵;“三防”物資更新不及時,水龍帶損壞無人更換,消防服數量遠遠不夠,滅火器壓力不達標;戰備教育流于形式,戰備演練標準不高等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群眾性練兵比武依然是少數人反復學、反復比,成績提升緩慢……這反映的是連隊在打贏標準上還不過硬。
連隊建設發展最大的問題是發現不了問題,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方向,通往成功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實干。查擺出問題后,全連上下齊心協力,努力糾正問題、補足短板,瞄著“三個過硬”標準,一心一意謀發展、扎扎實實打基礎,穩步推動連隊建設向好發展。
發揚“三大民主”,強化官兵主人翁意識—
新目標引領新氣象
前不久,列兵羅瑩因綜合素質全面、表現優異,榮立三等功。彼時,她入伍才一年。羅瑩說:“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得益于營黨委為我們制定的成長成才計劃。”
羅瑩畢業于播音主持專業,入伍下連后,多次擔任團里文藝匯演主持、配音等。2023年4月,團里組織“三會一好”政治教員比武,連隊主動為她搭建展示才能的平臺,派她參加此次比武。在比武準備期間,考慮到她經驗不足,連隊手把手教她課件制作方法、教案撰寫技巧……經過持續的傳幫帶,羅瑩最終憑著優異的授課水平,獲得了大課輔導第一名的好成績。
《綱要》指出,要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帶著對官兵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著力增強基層內生動力和工作主動性。林冠龍介紹說,他們突出官兵主體,區分不同專業、不同崗位,將崗位需求和官兵興趣對接,繪制成長路線圖,劃分階段小目標,指定幫帶大師傅,確保每一份成長成才計劃真有效、管長遠。只要是涉及營隊建設發展的大事,營黨委班子都會與官兵交流討論,讓官兵“唱主角”、擔重任,讓戰友們在自主抓建實踐中增強責任感、榮譽感。
發揚“三大民主”,使官兵智慧競相奔涌,部隊建設活力迸發。通信連指導員同益平告訴記者,一系列有效舉措,激活了連隊人才隊伍建設“一池春水”,官兵加速成長,活力競相迸發。
2022年以來,該連先后參與完成各類重要任務數十項,各類專業骨干和尖子人才競相涌現,12人在上級機關組織的比武競賽中取得優異名次。
參觀完一圈,筆者再次回到連隊門口,看見兩名戰士正在制作榮譽墻。筆者說:“大家現在精氣神十足,你們的運氣也會越來越好!”“哪有什么運氣不運氣,都是官兵拼出來干出來的。在新的崗位上,我要帶領大家把連隊建設得越來越好!”新連長孫成日撓撓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