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瑪:藏式傳統“手造”黑陶 傳承中煥發新生機
2024-0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分享: |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學員正在制作班瑪黑陶作品。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非遺傳承人謝格太正在清點陶坯數量。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學員正在捏制班瑪黑陶。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學員正在制作班瑪黑陶器皿。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學員正在打磨班瑪黑陶。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已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工作5年的27歲藏族女子措毛吉(中)正在制作班瑪黑陶,孩子在她身邊熟睡。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
7月18日,在班瑪黑陶培訓及體驗中心,工作人員挑選創新制作的班瑪黑陶產品。黑陶工藝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已傳承了600多年,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手工制作方法,經過取土、和泥、打磨、捏制、發酵、火燒、熏黑、拋光等12道工序制成,是青海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班瑪黑陶種類繁多,多為壺、燈盞、壇、罐等藏族民眾日常用品、工藝品。如今,黑陶已成為班瑪縣特色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的黑陶產品暢銷國內市場,黑陶產品制作也成為當地民眾增收新渠道。中新社記者 馬銘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