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鐵路鎮江關段
松潘站:
距松州古城約6公里
站房采用“城墻”和“垛口”元素
松潘站自2020年開工以來,經過四年緊張建設,已全面完工。該站位于松潘縣青云鄉境內,海拔2817米,車站設計規模50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數1500人,車場規模為4臺10線,距旅游景點松州古城約6公里。
松潘自古是我國西南軍事重鎮,也是聯系內地與西羌茶馬互市的集散地。站房設計采用了當地松州古城“城墻”和“垛口”元素。
“松潘站垛口斜墻高度達12米,采用磚砌體存在很大安全風險,要完美達到設計裝修的表達效果存在較大困難。”中鐵八局川青站房項目部經理王益飛介紹,“項目部開會討論提出多種方案,經過原材及方案考察數十次,最終決定采用干掛天然石材,既解決了斜墻安全風險問題,又完美表達了設計理念,使站房外墻重現松州古城墻的雄偉。室內大廳采用了象征各民族團結的中國結造型,并大膽采用了菱形網板,形成別具一格的大廳吊頂造型。”
▲松潘站
黃龍九寨站:
距黃龍景區26公里、九寨溝90公里
融合雪山、岷江之水等元素
黃龍九寨站,作為連接黃龍和九寨溝兩大景區的交通樞紐,一直以來備受公眾關注。
該車站位于松潘縣川主寺鎮,海拔2977米,車站設計規模4000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數800人,車場規模為2臺4線。站房距黃龍景區約26公里,九寨溝景區約90公里,若爾蓋大草原國家公園約180公里。
黃龍九寨站設計靈感主要提取自當地文化特點,即坡屋頂象征遠方的雪山走勢,建筑立面尊重當地傳統建筑的造型,配色體現了當地傳統的“紅、白”兩色元素,窗套、檐口等細節。
考慮到黃龍九寨站年最低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車站增加地下供暖系統,改善了旅客的候車環境。同時,在車站裝飾上融合了岷江之水的文化元素,采用了象征陽光的金黃色和大尺寸方形網板,讓這個國際窗口站房更大氣沉穩。
▲黃龍九寨站
小布現場探訪時發現,黃龍九寨站呈階梯狀,從站臺到站房、站房到站前廣場、廣場到毗鄰的國道,分別有著20米左右的高差。為方便旅客上下,車站內、廣場上,分別設置了電動扶梯和直行電梯。
黃勝關站:
設計融入藏族文化元素
青山掩映中更顯別樣美麗
黃勝關站,是一座位于松潘縣川主寺鎮兩河口村的高海拔車站,海拔3156米,距川主寺鎮約13公里,在青山環抱中展現出別樣的美感。
該站設計規模達到1000平方米,具備同時容納400名旅客的能力。車場規模則為2臺5線,充分滿足了未來鐵路交通的需求。作為川青鐵路的重要站點,黃勝關站的設計充分融合了藏族文化元素,體現了對地方文化的尊重與傳承。
站房的立面設計采用了三段式建筑形式,紅白色彩搭配醒目而和諧。窗口和屋檐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巧妙地融入了藏族傳統建筑的特點。這種設計不僅使站房在視覺上更加美觀,也讓旅客在進站的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濃厚的藏族文化氛圍。
▲黃勝關站
此外,黃勝關站還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四周青山環繞,景色宜人。站在站臺上,可以遠眺連綿的山脈和郁郁蔥蔥的森林草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使得黃勝關站成為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旅游觀光點。
通車之后:?
成都到黃龍九寨4小時內可達
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處于青藏高原東緣高山峽谷地帶,海拔從鎮江關站的2503米攀升至黃勝關站的3156米,穿越了摩天嶺等眾多山脈,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
該項目2011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國鐵集團組織各參建單位和廣大建設者發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奮斗精神,攻堅克難,拼搏奉獻,優質高效推進工程建設,建成了德勝隧道等7座隧道,架設了原灞子岷江雙線特大橋等21座橋梁,確保了工程如期建成。
據悉,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我國西部地區鐵路網結構,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同時,也將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旅游體驗。游客可以乘坐動車直達黃龍九寨站,然后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黃龍、九寨溝、若爾蓋草原等著名景區景點游覽。
▲川青鐵路松潘段
松潘站位于松潘縣城旁,坐車10余分鐘可達松州古城。在黃龍九寨站,通過手機導航搜索可以看到,從車站到黃龍景區車程約30多分鐘,到九寨溝景區約1小時50分左右,加上2小時左右的鐵路通行時間,成都4小時內到九寨溝、黃龍將成為現實。
隨著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的即將通車,松潘、黃龍九寨和黃勝關站的建設也取得圓滿成功。這3座車站不僅將成為川西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也將成為展示藏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期待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