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奪底溝一日文化之旅 探秘三座博物館里的時光密碼
2025-04-28 來源:西藏商報 | 分享: |
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內珍藏的奧運火炬。
如果你在拉薩想用一天的時間,去探索不一樣的拉薩之旅,那么位于拉薩北郊奪底溝的三座博物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拉薩,三座特色博物館靜靜地講述著西藏的故事。錢幣博物館以千年貨幣為脈絡,從貝幣到藏銀幣,方寸之間凝固高原商貿文明,每一枚古錢都鏈接著可考的歷史斷代;“擦擦”博物館藏有19500余件微型泥佛,2500種形態凝結匠心神韻,讓斑駁的歲月在掌中顯影;而雪山主題博物館則將珠穆朗瑪峰的壯闊引入展廳,攀登者的冰鎬、測繪儀器與絕版影像,見證著人類不斷突破極限的壯舉。當歷史貨幣的紋路、泥塑藝術的指紋、雪巖攀登的軌跡在此交織,奪底溝便成為解碼西藏文明的立體密碼本,等待人們用腳步丈量時光的層積。
文/圖 記者 德吉央宗 德吉曲珍
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 ?邁向雪山的啟蒙地
在拉薩,除了游覽布達拉宮、大昭寺等傳統熱門景點,來一場獨特的奪底溝博物館探尋一日游,絕對是深度體驗藏文化的絕佳選擇。當春風解開大地的第一顆盤扣,蟄伏在山坳里的時光秘語便悄然蘇醒。三座“沉睡”的博物館在春日暖陽中迎接新的來訪者,抖落珍藏在時光里的故事絮語。
近日,記者一行驅車走進奪底溝的三座博物館,探尋博物館里的時光密碼。從吉拉路和奪底北路交叉口向北直走百余米后,我們來到了西藏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這是一座講述人類探索雪域的博物館……
走進館,記者瞬間被珠穆朗瑪峰的模型驚艷到了,模型上標注了人類攀登珠峰的路線、營地,靠墻的展柜中珍藏著無數關于雪山的珍貴資料,而喜馬拉雅登山展廳,則記錄著那些勇敢攀登者的足跡,他們用汗水和堅韌,書寫著人類對自然的敬畏與追求。
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登山運動員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實現人類首次成功登頂珠峰,開啟了人類攀登珠峰的壯麗篇章;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貢布登上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頂峰,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為我國贏得了榮譽。
歲月如梭,斯人已矣。一排排曾經幫助人類登頂過珠峰的登山老物件,默默地訴說著攀登珠峰的故事。前輩們留下的物件和中國登山精神,在西藏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保留至今,鼓舞著前來參觀的每一個人。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座由社會資金和私人資金共同傾注心血建成的,以雪山為主題,融合了自然、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自2015年5月27日正式開館以來,這里已經接待了無數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和體驗者,共同見證著雪山的壯麗與攀登的傳奇。
不僅如此,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還設有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區、室外勞動實踐區、室外訓練區等功能區,為廣大學子提供了一個實踐與拓展的絕佳平臺。無論是室內的理論學習,還是室外的實踐活動,都能讓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收獲知識與成長。
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 探尋獨特的古老藝術形式
見證了記錄人類攀登珠峰的壯舉后,記者一行繼續探索之旅,我們來到了位于奪底街道的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這里不僅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擦擦”,還是西藏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據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副館長多杰旺拉介紹,自2015年起館內守護著19500余件珍貴的“擦擦”藝術品,它們跨越時空,承載著不同年代的故事。每一枚“擦擦”,都是匠人心血的結晶,它們形態各異,種類繁多,如同一個個小小的世界,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去發現。
步入展館,仿佛穿越時空隧道。7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保留著歷史的印記。當下,快節奏時代,遺忘很尋常,銘記顯得愈發可貴。多年來,展覽館致力于“擦擦”藝術的保護性開發,完善制作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讓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新的生機。
多杰旺拉談及這座展館,感慨萬千:“我十年如一日,守護著這片寧靜之地。博物館的訪客時多時少,有時甚至寥寥無幾。”但多杰旺拉對此不以為意,他把心血和熱情投注在這里,用他的話說,“我只是保護和傳承民族千年傳統文化隊伍中的小小一員。”他常感嘆,“擦擦”藝術作為西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被世人所銘記與傳承。
記者發現,館內還設立了文化體驗項目,很適合親子游。讓每一位來訪者在了解“擦擦”的傳統工藝外,制作獨一無二的“擦擦”,親身體驗西藏傳統手工藝的魅力。這一獨特的“擦擦”既可以送給朋友,也可以收藏留念……
西藏奪底錢幣博物館 穿越時空的錢幣之旅
行程的最后,記者一行來到了最后一站——西藏奪底錢幣博物館。館長扎西平措告訴記者,博物館是他個人籌措資金于2016年修建的,選址于原奪底鄉鑄幣印制廠舊址,設有展示展演區、庫房儲藏區、辦公管理區、公共接待服務區等多個功能區,布局合理,為參觀者提供了全方位了解西藏錢幣文化的便利。
館內珍藏著近400年來的西藏錢幣歷史,完整展現了西藏錢幣發展的六個重要時期:萌芽時期、中央政府干預的銀元時期、尼泊爾鑄幣時期、清朝寶藏鑄幣時期、西藏地方政府自行鑄幣時期以及西藏和平解放后統一使用人民幣的時期。館藏的3000余件珍品中有各類形態各異、設計精美的錢幣。從唐朝砂金稱量貨幣,到尼泊爾白銀鑄幣;從西藏地方政府三次鑄幣嘗試,到中央政府設立寶藏局鑄造銀幣;再到西藏和平解放后貨幣制度統一,每一枚錢幣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獨特的故事。像西藏第一輪的一百兩紙幣、開啟西藏機械造幣新紀元的六十噸壓力機,以及乾隆、嘉慶、道光等時期的寶藏銀幣,還有甘丹頗章銀幣、格桑章嘎等,它們跨越時空,生動呈現了西藏錢幣從萌芽走向繁盛的歷程。
為了讓游客深入領略西藏錢幣文化,館內配備了專業講解員,細致解讀每一枚錢幣背后的經濟與文化內涵。在參觀過程中,能真切感受到錢幣精湛工藝與獨特設計,觸摸到西藏金融文化發展的脈絡。這些珍貴藏品不僅是西藏與中原地區、與尼泊爾等地經濟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更清晰地反映出西藏經濟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歲月失語,唯物能言”,若你也想聆聽這博物館里的時光故事,探秘山溝里隱藏的歷史,不妨放慢腳步,帶著一份靜謐的尊重,去開啟這場奇妙的文化之旅。
西藏擦擦文化展覽館
地址:拉薩市公安局城關分局奪底派出所前行一百米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具體時間彈性大)
注:免費參觀
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館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奪底北路奪底一村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注:5月1日后開館,免費參觀
西藏奪底錢幣博物館
地址:拉薩市奪底街道維巴村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隨時開館
注: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