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5米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望遠鏡”配套項目正式啟動
2025-06-24 來源:甘孜州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學中心 作者:劉永飛 | 分享: |
6月24日,“2.5米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望遠鏡”配套項目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無名山順利啟動。
“2.5米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望遠鏡”是由教育部推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于2021年批準建設的重大科研儀器項目,位于海拔4700米的稻城縣無名山。項目計劃研制一架以大視場、高分辨率太陽觀測為核心能力,同時兼顧夜天文時域天文學觀測的大型望遠鏡。項目建成運行后,不僅有望在太陽爆發事件等前沿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更將為災害性空間天氣預報提供重要支撐,對于提升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力和影響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效果圖)
(效果圖)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主任陳仙輝,在啟動儀式上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對項目的正式啟動表示熱烈的祝賀。
他表示,得益于四川省、甘孜州及稻城縣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項目基礎建設順利啟動,為望遠鏡和終端設備的現場安裝調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項目團隊繼續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持續深化科學目標凝練,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最終實現項目按期、高質量完成。產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科學成果,為我國天文事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南京大學校長助理姜田教授表示,該項目不僅是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雙一流”建設的重大項目,更是南京大學目前單個投資規模最大的科研項目。作為項目依托單位,南京大學將全力支持本項目的后續建設,與各合作單位通力協作、迎難而上、精心研發,推動我國天文學科,特別是太陽物理領域在國際上進入一流學科行列,同時滿足國家對空間天氣精準預報的戰略要求。
稻城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袁斌在儀式上介紹到,近年來,稻城縣高度重視天文科技集群建設,以天文科學園和皮洛遺址為核心,打造了以海子山、無名山、波瓦山為支撐的“1+3”天文考古集群。稻城將把保障好項目建設,作為踐行“國之大者”、服務全省、全州發展大局的具體行動,持續優化協調服務,主動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甘孜州稻城高海拔天文科學中心副主任格桑刀登在儀式上表示,作為業主單位,天文科學中心將秉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高效的項目管理機制,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確保“2.5米太陽望遠鏡”項目順利建成并投入運行,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南京大學方成院士宣布項目啟動。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副書記曲建升、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臺長陳雪飛、中國科學院南京天光所黨委書記袁祥巖、中核城建總經理馮錦泉出席活動并致辭。四川省發改委、四川省人大法治委員會、上海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