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績、展形象,二十大精神在支部”一線巡禮】寺爾溝村的蝶變之路
2023-05-16 來源:新華網 | 分享: |
本網綜合消息:已是暮春時節,寺爾溝村的樹上才剛剛冒出新芽。潺潺的寺爾溝河清澈見底,依河而建的庭院錯落有致,山間微風輕拂,草木的氣息裹挾著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
沿著主村道前行,一幢幢農家小院干凈整潔,一條條鄉間小路平坦通暢,彩繪的農家院墻充滿鄉趣,行走在這里,仿佛置身美麗的現代鄉村畫卷。
寺爾溝村春意正濃。
寺爾溝村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東川鎮東南部,距離鎮政府約13公里,距離門源縣城約35公里。過去交通閉塞,發展落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寺爾溝村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寺爾溝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這個寂靜的小山村煥發了新活力。
為了讓村莊更加宜居,有效提高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近年來,寺爾溝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會戰攻堅行動”為突破口,建立保潔隊伍,健全工作機制,配備垃圾清運車,嚴格執行村民門前“三包”、十戶聯治、專區專管制度,聘用生態管護員37名,拆除亂圈亂占網圍欄1000余米,黨員群眾帶頭干、搶著干,營造出“環境大整治、黨員干在前”的濃厚氛圍。
充滿鄉趣的農家院墻。
同時,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全村政治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建設、社會治理緊密結合起來,爭取650萬元資金主要用于村莊基礎設施提升、河道治理等,落實總投資363萬元、全長6.2公里的公路養護工程,不斷滿足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站在寺爾溝村新建的觀景平臺,栽植的5360余株李子、海棠、丁香、云杉等樹木綠意盎然,為這個靜美的小山村增添了勃勃生機。映入眼簾的30個高清攝像頭和一個智能監控大屏,也解決了村委管理和村民看家兩個難題,點亮了數字鄉村生活,實現了平安鄉村“云守護”。
“數字鄉村”建設點亮“智慧農村”。
走進寺爾溝村黨群學教中心,桌椅干凈整齊,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據東川鎮黨委書記王延生介紹,結合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規范黨內組織生活,寺爾溝村在省州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建成了青海省農牧區公益電影固定放映室,打造集黨建活動、為民服務、教育培訓、協商議事、理論宣傳為一體的黨群學教陣地。截至目前,黨群學教中心已接待各級、各類黨政領導干部、群眾760余人次。
在寺爾溝村黨群學教中心,一位村民正在“幸福笑臉”墻前駐足觀看。
同時,結合村情實際,寺爾溝村成立了村企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從推動產業、改善鄉村環境角度出發,投入450萬元擴建村企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廣大群眾走出了一條“黨建+村集體+合作社”的新路子,進一步實現了從傳統養殖業向現代規模化養殖發展的“華麗轉變”。充分運用黨員先鋒驛站、黨員先鋒崗等載體,組織牽頭,動員廣大村“兩委”干部、黨員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引領帶動110余戶村民進行牛羊、生豬養殖,積極轉變發展思路,在做大做強產業鏈上尋求突破,將牦牛毛作為假發制作的原材料,運往河南、山東等地,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
房子新了、腰包鼓了、出行便了、鄉村美了,這里的村民自豪地說,“村里相比過去真是變化太大,我們也像換了種活法,這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