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治多看變遷:行走雪域高原 見證源頭擔當
2023-08-22 來源:香巴拉資訊 作者:郝健壯 張家文 | 分享: |
記者:郝健壯 張家文 唐延 才仁多杰

玉樹州治多縣是長江發源地,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縣”美稱,處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三重疊加”的特殊地理區塊。在這塊特殊的地區,有一抹“志愿紅”被長江源頭的群眾所銘記,他們用筆觸、鏡頭記錄著一座古冰川的細微變化,用行動、堅守承擔起“冰川守護者”的源頭責任。

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服務隊在治多縣建縣70年展區駐地的展覽館里掛滿了許許多多的照片,記者走進這里,仿佛置身在一片“青山綠水”中。

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巴洪加羅說:“我們在保護水源的同時,尊重原生態、倡導草根藝術,喜歡用攝影留住故鄉美景、用鏡頭記錄高原動植物蹤跡。”

在展覽館的正中間,兩張特殊的手繪地形圖藏著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服務隊命名的由來。

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巴洪加羅表示:“志愿隊以索布查葉為名,就是希望引起當地群眾的重視,和他們一道保護索布查葉,保護家鄉的生態。”

索布查葉是長江水系與瀾滄江水系的分水嶺,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最長、最大、最典型的一座古冰川,至今已有11500余年的歷史。


志愿隊成立以來,志愿者詳細記錄著索布查葉周圍水源數據。用一組組數據,記錄下了索布查葉容易被人們忽略但又非常重要的變化,讓深藏在高原深處的水源有了專屬的“身份證”。

環保人士哈希·扎西多杰說:“索布查葉水源保護青年志愿服務隊成立已經12年了,共計136個人,已經義務性的志愿服務12年了,主要做測試水源的監測工作。”
在展館左面的簡易木架上,擺放著數張關于索布查葉古冰川遺址的照片。

“這些照片是10000年前的冰川和2000多年前的箭矢,這些照片見證了我們民族的歷史,是我們藏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志愿者服務隊每年至少要巡山2次,主要針對湖泊、冰川、水源進行監測。每年的監測結果都不一樣,但是證實了雪山冰川在逐漸融化。”巴洪加羅告訴記者。

在志愿者的不竭付出、悉心“照顧”下,“索布查葉”地區的水源地幾乎看不見任何垃圾,有些原來因為保護不當而消失的水源,也漸漸流淌出細水。而索布查葉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只是當地生態守護的一個縮影。他們踐行著改革先鋒杰桑·索南達杰、生態牧場的堅守者尕瑪求開的精神……他們與大山為伍,與藏羚羊同行,描摹著長江源頭的生態綠色畫卷。與此同時,更多公益項目正在長江源頭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