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區,你能不喝馬茶嗎?
2019-01-21 來源:阿壩日報 作者:周亮 | 分享: |
?
馬茶,一個名詞里面所包含的是什么?是烽火連天的硝煙時代,亦或長途奔勞的疲累困乏?昔日輝煌的茶馬古道今已難覓蹤跡,而留在我們心里的,又是怎樣一些遙遠神秘的傳說與故事?也許,偶爾會有從那遠古吹回來的清風,裹夾著泥土、馬糞與汗液的味道,把我們帶回那個遠逝的年代。在藏區,馬茶就是一種歷史,馬茶就是一種文化,要想了解這一切,你就不能不喝馬茶。
說到茶和馬,不能不說到茶馬古道。它起源于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3000、4000米以上,含熱量較高的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族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雖能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缺乏蔬菜。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葉。而在內地,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供不應求,藏區和川、滇邊地則產良馬,例如我們阿壩州黃河邊上的“河曲馬”。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這樣,藏區和川、滇邊地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川滇及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和日用器皿等等,在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
?
品味著馬茶,遙想著古道,我仿佛看見,在并不平坦的古道上,有著成百上千辛勤的馬幫,他們口唇干裂、皮膚黝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用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寧靜,開辟了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沒有人能知曉他們的名字,但在我看來,他們共同的名字就叫:奇跡!
藏族有句諺語“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又說“飯可一天不吃,茶卻不能一頓不喝”。由此看來,數百年形成的茶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多彩,極富民族特色,在世界茶文化園地中堪稱一枝奇葩。
曾經聽過一個關于馬茶的美麗傳說,講的是遠古時期,有一名國王,他非常愛自己的妻子,但是他不知道妻子有多愛他,于是就問妻子:“你愛我愛得象什么?”妻子回答:“我愛你就象一陣清風!”國王大怒:“我在你心目中就象清風一樣淡然嗎?”,一氣之下抽出寶劍將妻子砍死。后來,國王卷入了一場戰爭,帶兵在戰場上奮力拼殺,一時間腥風血雨,遮天蔽日。戰爭結束了,國王和他的軍隊人困馬乏、饑餓疲憊,這時候突然從山邊吹來了一陣清涼的微風,國王頓時感到無比愜意舒適。猛然想到妻子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他心如刀攪,他頓時懂得了妻子有多愛他。在無法抑制的極度悔恨中,國王拔劍自刎了。他死之后,靈魂跟妻子在天國會合,一個化做了馬茶,一個化做了鹽,永永遠遠廝守在一起。要知道,在許多人的心目當中,鹽和馬茶是不能分開的,就如同相愛的兩個靈魂也無法分開!(圖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