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志|金川篇:千古征戰,威韻猶存
2019-05-05 來源:中視前衛搜狐公眾號 作者:王玥工作室 | 分享: |
探秘
藏地女族
一個女性王朝的背影
金川縣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大渡河上游,素有“塞上江南”、“中國雪梨之鄉”、“嘉絨故土”之美譽。在這一帶,曾經存在一個神秘的以女性為中心的藏族部落,被稱為“女國”,亦稱“東女國”。這里還是乾隆皇帝興兵百萬的圣地,紅軍長征駐留最久的故土。
如今, 綿延百余公里的萬畝梨花,與東巴石佛、情人海、嘎達山、索烏山、廣法寺、中國碉王、乾隆御碑、四臂觀音、懸空古廟、東女國王宮遺址、勒烏千年摩崖石刻、云頂花海、乾隆古戰場遺址等美景,共同構成了大渡河流域最為神奇的詩畫田園——金川縣。金川5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她的名字一樣風采依舊,浪漫依然。
金川縣地貌
2017年6月4日,我們攝制組一行5人啟程,從北京飛往成都,再前往“東女國”的所在地。金川縣沒有飛機場,也沒有火車站,只能乘汽車出入。由于中途修路,我們在山路上顛簸了10個小時,終于在夜晚抵達金川縣境內。
川藏高原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大都是哈達酥油、游牧帳蓬,引手摘片云朵,奔馬驅趕牛羊。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金川竟然河流交織,重巒疊嶂,逶迤奔騰,酷似江南。
金川縣街道
拍攝“嫁男人”,反復調整角度
嘉絨藏族傳統嫁男人婚禮
在金川的一些村落里,至今延續著東女國的遺風,嫁男人在這里見怪不怪。新郎新娘都是嘉絨藏族當中的帥哥美女。
婚禮進行中的一個環節,是撒“風馬旗”,藏語叫“龍達”,主要意義為轉運、起運。為了唯美地展現這一場景,我們反復拍攝,調整角度,最后采取仰拍的方式,完成我們想要的高速攝影(每秒拍攝128幀以上)效果。
徒手爬懸空梯
嘎達山風景區位于金川縣具有嘉絨風情的美麗藏村獨腳溝,是古東女國和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原始宗教——苯波教的圣地。
海拔3200米的嘎達山上,迄今仍保留著十多座建在群山絕壁巖石上的寺廟,寺廟內的苯波教壁畫,技法精堪,歷史悠久,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懸空古廟壁畫
拍攝過程中,由于山路狹窄險峻,攝制組需要來回徒步近2個小時。除此之外,還要攀爬木質臺階才能抵達懸空古廟。
懸空的臺階、年近六十的攝像在攀爬臺階
轉圈拍攝牛皮船
金川特殊的地域催生了牛皮船。大金川江自北向南把平疇沃土金川一分為二,河面寬闊,建橋難,架索也難,木船龐大笨重,還必須選擇固定的口岸。輕巧的牛皮船應運而生。最大的牛皮船承載可達千斤,自重卻不超過七十斤,十分方便。
至今,仍然有手藝人制作牛皮船。在金川江面上,隨處都可以看到人們乘坐牛皮船悠閑撒網捕魚的情景。牛皮船成為漂流探險者們漂流大金川的首選工具。
拍攝金川手工藝人制作的牛皮船
拍攝手藝人的過程當中,為了達到拍攝效果,攝制組在牛皮船內轉圈拍攝。
關鍵的交通工具——拖拉機
1841年,英國侵略者的槍炮聲打破了大金川河畔嘉絨藏寨老百姓平靜的生活。時任大金川千總阿木穰,帶領東女國的后人、2000藏軍將士遠赴寧波奔向抗英前線,全部殉國。英人承認"自入中國來,此創最深",并做出撤出寧波的決定,慈溪縣城得以保全。勇士們的辮子被剪下,帶回家鄉。 "辮子墳"與家鄉的大山融為一體。
這位清代千總阿木穰的故鄉就在金川縣八步里村。由于雨天路滑、山路崎嶇、機器設備太多,攝制組兵分兩路,一部分成員徒步行走,另一部分成員乘坐當地村民的拖拉機抵達目的地。
乘坐拖拉機的同事們
我們拍攝了阿木穰的故居、遺物、百年老楊樹、祭祀活動等等。金川多陣雨,攝制組在下雨的時候拍攝室內,天氣好時拍攝室外。雖然過程曲折,最終順利完成了拍攝任務。
航拍機器為拍“碉王”犧牲
關碉位于金川縣馬爾邦鄉,被譽為 “中國碉王”。東碉高28米,西碉高50米。西碉是目前全國已知石碉中最高的,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碉樓用石頭堆砌,沒有地基,堅固異常,它的制作工藝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清朝乾隆年間,中央王朝對大小金川用兵,大小金川土司倚恃碉樓的防御體系抵抗清朝官兵,大小金川戰爭持續了29年之久,成為乾隆帝“十全武功”中歷時最長、耗資頗巨、傷亡甚重的一次戰爭。
金川碉樓
清政府俘虜了幾百名當地工匠和藝人,建造仿制碉樓,用以演練。乾隆平定金川后,傳旨親命,在金川河畔的勒馬山頭立下了一座紀念御碑,被后人譽為“雪域高原第一碑”。
在拍攝乾隆御碑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一次“險情”:由于地理位置較高,航拍飛機撞到樹木,不幸墜毀。幸好我們有另一臺機器備用,所以沒有影響工作。
“壯烈犧牲”的航拍飛機
拍攝過程中,團隊每個人精細分工、有序拍攝。雖然忙碌,大家卻非常充實快樂。
拍攝嘉絨藏族摔跤
而連續十幾天的高原反應和暴曬讓攝制組成員都變成“小黑人”“小紅人”,持續的頭痛和曬傷蛻皮是家常便飯。
攝像被曬傷的胳膊
十多天起早貪黑的拍攝周期很快就結束了。雖然辛苦,但是攝制組的所有成員都愛上了金川,感嘆這里原汁原味的自然和人文風光。
攝制組工作人員和“哈瑪舞者”的合影
走過金戈鐵馬的歷程,金川戰役的硝煙早已散盡,吶喊與搏殺留下的傷痛在時光的磨礪下早已漸漸淡去。一個王朝用處處威嚴猶在的古韻和遺跡,留給歷史一個永久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