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志 | 寶興篇:綠水青山間 物華天寶之地
2019-05-20 來源:央視科教公眾號 作者: | 分享: |
“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禮記·中庸》
《禮記·中庸》中的這段話,道出了藏于巴山蜀水之中這塊寶地的斑斕與瑰麗……
北緯30度線,地球上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
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的寶興縣,恰好處于這條緯度線上。這里是野生動物的“世外桃源”,也是“世界瀕危動植物的避難所”。
發現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的地方
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保存有一具熊貓標本。
一百多年過去了,它依然保持著最初的樣子,小心翼翼向前張望,似乎在眺望那位于深山密林里的故鄉——四川寶興。
這具熊貓標本出自于法國傳教士、生物學家阿爾芒·戴維之手。一百多年前,戴維將大熊貓這種匿居深山的神秘物種推向了大眾的視野,戴維也因此被認為是“西方發現大熊貓第一人”。
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對熊貓標本進行了一番研究,確信這是一個新物種;由于其骨骼特征和牙齒系統與小熊貓、浣熊相近,將其命名為“大熊貓”!
大熊貓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近些年,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核心區的寶興,為保護大熊貓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
經過多年的守護,如今,在寶興的山間公路、林區溝邊,時常能見到大熊貓萌倒眾人的身影。
夾金山:長征路上的天險
“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人畜不敢攀,要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
夾金山海拔四千多米,終年積雪,空氣稀薄,沒有道路,沒有人煙,山上氣溫零下二三十度,時陰時雨,忽而狂風大作,忽而冰雹驟降。
1935年,中央紅軍突破敵人蘆山、寶興防線,進入了寶興境內。隨后,中央紅軍來到夾金山腳下,準備翻越此山,與已進入岷江流域的紅四方面軍匯合。
夾金山是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也是他們歷經生命極限挑戰,最終走向勝利的地方。
1935年6月12日,盡管中央紅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夾金山如同一道“鬼門關”,時刻威脅每一名紅軍戰士的生命。
如今,位于寶興縣磽磧藏族鄉夾金山腳下,靜靜矗立著一座“中國工農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碑”,它將激勵著一代代寶興人,勇往直前,書寫新的篇章!
磽磧藏族原生態多聲部民歌
寶興縣磽磧藏族鄉,坐落于夾金雪山腳下,“磽磧”在當地藏語的意思是“很高的地方”。
蔚藍的天空,蒼莽的群山,孕育出奪人心魄的天籟之音——磽磧藏族原生態多聲部民歌。
磽磧藏族原生態多聲部民歌,是當地一種獨有的文化,已有千年歷史。
節日盛會,立房蓋瓦,婚喪嫁娶,豐收打麥,當地磽磧藏族人都會放聲歌唱。
無樂器伴奏,一人引唱,眾人跟進,不斷疊加,場面壯觀,震撼人心。
2010年磽磧藏族原生態多聲部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巍峨屹立、高聳入云的夾金山如同豐碑,照亮寶興的前行之路。
高亢遼闊、震撼人心的多聲部民歌,滋養著這里人們的心靈。
大自然的慷慨饋贈,造就了這塊物華天寶之地,懂得和諧共融之道的寶興人懷抱自然,在青山綠水間,必會澆灌出明日的繁花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