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河畔的“甲諧”: 幸福生活“舞”出來
2019-10-17 來源:西藏日報 作者:李海霞 扎巴旺青 何寶霞 | 分享: |
圖為群眾在草地上表演“甲諧”。西藏日報記者 扎巴旺青 攝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文明的源起離不開河流。大到江海,小到涓涓流水,依水而生的人們,憑借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許多獨特的文化——“甲諧”便是如此。
甲諧有好幾種藏語寫法,其中一種意為“隆重的歌舞表演”。在薩嘎縣一帶“甲”則有“八”之意,即為“諧欽”“噶爾”“卓諧”“貢諧”“朗瑪諧”“索諧”“果諧”“甲諧”等八大“諧欽”之一。甲諧是一種隆重的集體歌舞,服飾特色鮮明,動作穩健,質樸中又透著熱烈。其中,薩嘎縣旦嘎鄉的甲諧最為出名,一般在每年的藏歷新年和重大節日時才會表演。2008年,“旦嘎甲諧”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薩嘎縣旦嘎鄉今年67歲的扎西,是旦嘠鄉“甲諧”的第6代傳承人,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
這一天他和往常一樣,穿好跳舞的服飾,走在前面,身后是活潑可愛的小孫子,他的任務是幫爺爺拿跳舞時要戴的帽子。這帽子有著濃密流蘇做點綴,大而圓,舞起來非常好看。對于小小個頭兒的小孫子來說,拿這個帽子有些吃力,不過他很開心為爺爺做這件事。“因為我喜歡看爺爺跳舞?!毙O子靦腆地說,不敢看我們的鏡頭。其實這個小孫子,也和扎西一樣熱愛“甲諧”,放學回家就纏著爺爺教他。
路上,扎西跟我們講起了他和“甲諧”之間的故事。
萌生出想要做“甲諧”舞者的強烈念頭是在他8歲的時候。“從小看別人跳,就非常喜歡。8歲的時候,我決定專門跟前輩去學?!痹骰貞浾f,“因為那時候很多大人說我記憶力特別好,看過的舞蹈,很快就能記住動作,并跳出來。而且我的嗓音也很好。就這樣,有前輩挑中了我。”
甲諧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關于甲諧緣起的說法中,一說為慶賀勝利而跳的舞蹈,二說為“隆重的舞蹈”,三說為唐朝時慶祝文成公主進藏而跳的舞蹈。可見,甲諧不僅僅是一種舞蹈,其中也是漢藏民族團結與友好的見證。據扎西老人稱,旦嘎甲諧有30多種節目,目前他們能跳十幾種。
采訪當天,扎西和村里的舞蹈隊在草地上跳起了“甲諧”,引得全村男女老少都來觀看。當地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慢板舞蹈像海里的浪潮一樣雄偉寬闊,快板舞蹈像大地燃燒般激蕩熱烈,站著像老虎般威武,走著像牦牛般健壯,跳著像雄鷹展翅”。這是甲諧內在律動的精辟總結,如果以這樣的律動起舞,自然而然地會流露舞姿的韻律。靜靜地欣賞舞蹈,聽鼓點慢慢地,繼而快、更快地落在靜靜流淌的布曲河上。
22歲的美麗姑娘阿旺曲珍,是舞者之一。自從“甲諧”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走上了更廣闊的舞臺,她便決心加入村里的舞蹈隊。這是一個擁有107位演員的本土團隊,經常去外地演出?!拔腋赣H就是‘甲諧’的表演者,還是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彼χ嬖V記者。
自治區級傳承人補助經費每人每年1萬元,補助標準居全國前列。西藏民主改革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西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區建立了國家、自治區、地(市)、縣(區)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列國家級的有89項,國家級傳承人有96人;名列自治區級的有460項,傳承人有350人。
比起在舞臺上表演,阿旺曲珍更喜歡像這次一樣在草地上表演?!吧衔枧_會緊張,在這兒就會覺得特別放松、自在。”表演開始前,她和同伴坐在草地上裝扮自己,不一會兒身上就佩戴滿了琳瑯滿目的珠寶,光彩熠熠。“想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舞蹈,了解甲諧?!闭f起未來規劃,阿旺曲珍希望自己能一直這樣跳下去,植根于她內心的樸素喜歡,始終引領著她的前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