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西藏“鐵匠”社會地位
2016-10-26 來源:康巴衛視網 作者: | 分享: |
作者: 嘎瑪赤列
譯者: 達桑
譯自:《嘎瑪赤列文集》
卡爾列 嘎瑪赤列格列——西藏著名的學者、作家、書法家,西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退休)、現在擔任西藏佛學院客座教授和西藏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所在城市拉薩市 郵編:850000
譯者:達桑 單位: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勞教所(強制戒毒所)
梗概:本文詳述西藏當今社會因受封建思想影響,依舊存在歧視“鐵匠”的習俗,正阻礙著西藏手工業技藝的提高和發展,使西藏特有的手工技藝走向衰亡,從而明確提出重視手工藝人的重要性。
關鍵詞:人分四等 堆白類 鐵匠
托古代藏民先輩、羅班(翻譯者和學者)及圣賢們的福,藏民有著非常優良的傳統。從全世界而言藏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善良且品德優良的民族。贊普時期形成的“鐵匠”來說,當時的社會幾乎沒有歧視手工藝人的惡俗,這一點在根敦群培等眾多的學者所著的歷史文獻中有記載,記載中古代的藏民們意志堅韌、善待同族、敬重國王,當時的王臣們也愛戴百姓、律法公正、道德文明等。特別是贊普時期,以獎賞手工藝人推動社會發展,冶煉鐵礦發展工業、耕田修渠發展農業、馴化野牦牛發展牧業,以及大力普及文化、軍事、經濟、律法,極大地豐富了西藏十明學,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西藏特有文化,這一點眾所周知。因此,既然贊普時期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和睦相處的說法,那怎么會有歧視“鐵匠”的惡俗?從西藏的優良傳統而言,圣賢者一直在傳播:百姓戒一切不利于大眾的行為就是優良傳統的教義,即各界百姓群眾相互愛護,不分族系界限的教義。
一、“鐵匠”的概念
本文中的“鐵匠”【譯者注:鐵匠 ,藏語稱為:噶爾瓦)泛指從事加工金、銀、銅、鐵的匠人。世界工匠技藝就是指鐵匠、銅匠、銀匠、木匠、縫紉技術等加工制造的工匠技藝。但是,西藏舊社會由于多數人不理解大五明學的內涵,甚至部分人不知“鐵匠”的概念,就把工人階級說成是黑骨系人,從而歧視“鐵匠”。事實上,《經藏》中提到“學工皆為大眾生靈”,并指出信男善女為了生活所需,必須學習鐵匠、銅匠、銀匠等加工制造技藝,同樣《仁慈五部》中也提到的“如不精通五明學、天才難懂一切事”等所言,教敕和釋論中多次提到了工業學的重要性。可是,西藏的一部分學者片面的認為精通五明學方面,只把立尊鑄像為工業學,而不把“鐵匠”技藝納入工業學范疇,這一點雖受壁畫、鑄像人員的擁護,但很大程度地傷害了西藏其他廣大的工匠人員,當時的統治階級又怎會關心這些?其實,《經藏》中說明鐵、銅、銀等加工制造技藝屬于工匠技藝范疇,由此可見工匠技藝都屬工業學。為此,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不僅要高度重視工人階級的利益、自由和人身,而且要把西藏獨有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工匠技藝傳承和發揚光大。
二、歧視“鐵匠”的最初根源
在舊社會統治階級為鞏固本系的權勢,為壓迫和剝削工人階級,利用外來的一些等級觀念,制定了人分上中下三等九級的丑惡律典。把鐵匠稱之為“噶爾瓦”,鍛打紅鐵的工人階級稱之為“噶爾欽”(意思為大鐵匠),并捏造了鐵匠是黑骨頭等新概念,以此來歧視和貶低五金匠人。特別是統治階級利用藏族人民從古就信奉藏傳佛教和崇拜喇嘛的弱點,他們把外來的人分等級的丑陋習俗慌稱是藏傳佛教中發展而來,以此欺騙藏族人民。也有一部分信教群眾也將某些大喇嘛所撰書籍中出現的古印度人分四等的內容為依據,不分辨外來經籍【譯者注:古印度宗教文化古典書籍】和藏傳佛教的區別,把外來經籍的人分等級誤解成藏傳佛教。經籍中人分等級的觀點是根據人的種姓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剎帝利、波羅門、吠舍、首陀羅。首陀羅包含的有工農兵、牧民、知識分子、婦女、畫匠、演唱藝人等,“鐵匠”是比首陀羅還低的一個等級,稱之為堆白類(受剝削和壓迫類人員)。之后歧視“鐵匠”的興起,是從藏詩歌文集、翻譯大量經籍中人分等級的典故及引用相關內容的創著立書中傳播興起是毋庸置疑。值得強調的是,封建農奴主對藏族人民不負責任地利用外來人分等級的觀念,并廣泛傳播歧視“鐵匠”的做法令人感到羞愧。其實,把“鐵匠”視為賤民和“黑骨系”無歷史根據和傳統根源。
三、佛教無輕視“鐵匠”的內容
舊社會統治階級雖然麻痹西藏百姓,捏造了歧視“鐵匠”的惡俗是源自藏傳佛教觀點的謊言。但從藏傳佛教的道義而言,道是無永恒而不斷變化的無我執【譯者注:執于一切有形或無形的事物】的解脫之道;德是遠離貪欲、嗔恚、愚癡三毒的解脫之德;甚至涅盤也是解脫之果;而無任何損害大眾生靈的教義。
在舊社會有個不良的說法就是與“鐵匠”一起吃喝者會變成黑骨頭或轉變成污穢不干凈之人;可是藏傳佛教提倡眾生平等,無任何歧視之說。反而在《經藏》中“繸 ”(藏文字母)章節的29頁中寫道“佛祖圓寂之即,未受無數神、人、阿修羅及信教高徒們敬奉的食物,而接受了‘鐵匠’之子貴吉敬奉的食物,所以在場的一切神、人、莫神羨慕贊譽不已,并為其磕頭。”從中不僅能理解佛教的功德,而且能看穿其它迷信的謠言,同時也能領會佛教的獨特性。
需強調的是,佛教有關的一切要依據教敕和釋論,盲目追隨無根無據的言論會犯大錯。例如:在我們西藏沙彌、比丘授戒律儀式時有些人誤解和迷惑于儀式中的“鐵匠是否?”這一句,就亂言“歧視鐵匠之俗佛教也有”。這是不分先后次序的原因,實際上大師授戒律時會提問“鐵匠是否?”,“屠夫是否?”,徒弟就答“否”、“否”的一種受戒儀俗。而根本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鐵匠”就不能受戒律,其原因是授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時沒有不準“鐵匠”、獵人等受此三戒的規定,只要是信教徒任何人都可以受此三戒。進一步來說,別解脫戒又分居士戒和出家戒,前者是居士戒律后者是出家戒律;出家戒律而言,在出家戒的基礎上又分沙彌戒和比丘戒,也就是未受出家戒之前不管是“鐵匠”還是獵人均可以受出家戒,所以任何人從受出家戒開始,就更名換姓已成為出家人;堪布給沙彌、比丘授戒律時僧人就答“‘鐵匠’否”來受比丘戒。例如:每一個人都是從小孩成長而來,可是成為大人后,某某人問他“小孩是否?”就答曰“否”是同樣的道理。總之,先前的嘎唐給習等眾多圣賢者,原先有的是“鐵匠”,有的是獵人,有的甚至是偷盜者,可是之后,從他們的傳記中得知都出家得道成為不可而思的大師。
本文中需說明的是,事物不會變化的認識是外來的觀點,外來觀的理解是一切事物永恒不變的唯物觀,認為任何事物永恒不變;也就認為只要是低等級堆白類的“鐵匠”、屠夫等人員,不管通過任何學習、行善等努力,均不會改變低等級的命運。而藏傳佛教與之相反,提倡眾生平等,各種族系、各種骨系、各種家族的人員均可歸依佛門,并能修成正果。欲知詳情請參閱《律經》。還有從古至今信仰佛教之地印度、尼泊爾、中國內地、中國西藏、柬埔寨、緬甸、泰國均無歧視“鐵匠”之說,那近代的西藏受戒儀俗中為何有“‘鐵匠’是否?”,這一句從何而來,可能是由于當時西藏社會普遍對“鐵匠”的歧視和低等級意識造成。
為了出家僧人的整體素質和純凈性,在《律經》中規定一部份特殊的人不準剃度出家,即犯五逆者【譯者注: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惡心出佛身血、壞比丘民凈行者】、殺人者、父母不準者、為奴者、六根不具殘疾者、負巨債者等;這跟不具備入黨條件的不能成為共產黨員是同一道理。但這絕不是不準皈依佛門,就如未能入黨者依舊可以信仰馬克思主義也可以像黨員一樣干好事是同理。更明白一點講,即便是犯五逆者只要歸依佛門,必定能成大器,這就是佛教的特殊性。
總而言之,“鐵匠”為黑骨的不良說法即不是在佛教中傳播興起,也不是西藏的優良傳統中傳承而來,更不符合現代的科學,所以我們要反對和阻止歧視。
四、社會上依舊殘存歧視“鐵匠”的封建思想
正如《經藏》中所言的“無知是罪之根源”,社會上依舊殘存歧視“鐵匠”的封建習俗。
在衛藏【譯者注:現指拉薩、日喀則一帶】大動亂時期,不僅各地方各派別之間的斗爭非常激烈,而且不同行業的人員之間也相互輕蔑,在這一不良風氣廣泛流傳的那段時期,“鐵匠”為黑骨系的謠言隨之流傳。特別是不懂詩文的部分人誤解先前大師所著詩文中所引用外來經籍的典故,以為外來經籍典故的內容就是佛教的教義;因誤解,現今仍有奉承富貴家族和輕蔑“鐵匠”的封建習俗。這一分種姓等級的封建習俗嚴重阻礙和影響了工匠階級的自由戀愛、交朋友等社交活動,也使無辜的工匠階級面臨消亡。
通過拉薩和日喀則一帶的調查,發現自由戀愛、建設和諧社會等方面,在百姓中封建腐朽的種姓思想根深蒂固,甚至還能耳聞屠夫、天葬師、乞丐為黑骨的不良說法。其實屠夫分為殺人者和屠宰牲畜者兩類,眾所周知殺人者在全球內都當為犯人,而屠宰牲畜者只能在佛教中算做罪過。可是社會上,農牧民為了生計所需屠宰一兩個牲畜,有些人就把這樣的屠宰者荒謬的說成是黑骨頭、低等級、污穢之人,此說法毫無根據也無正當理由。特別是部分崇洋媚外之人有的面對西藏的優良傳統不僅敢稱消滅藏工業學為好做法,有的還對一天宰殺千萬生靈的大廚師所做的食物稱為滿漢全席,并為之羨慕和向往不已。
據調查,社會上存在歧視天葬師和乞丐,并稱之為黑骨的不良現象,此現象毫無疑問是從衛藏百姓內部敵對中演化而來。理由是,百余年衛藏貴族之間的敵對歷史中,貴族之間相互污蔑、斗爭、挖墻腳、仇視,并鬧出了不少奇怪的笑話。尤其是在封建舊社會西藏百姓以歧視的態度把天葬師和乞丐稱為黑骨頭是不可否認。天葬師的職業是從藏傳佛教后弘期傳播興起,從多康(現安多、昌都一帶)地區而言,天葬師的歷史非常短暫,之所以,把天葬師稱為黑骨根本不是從藏學和西藏的傳統中而來。就乞丐來說,古時期西藏的交通非常不便,到衛藏寺廟、圣地朝拜的學者、僧侶、朝圣者,為了防范偷盜,不論家庭貧富均以乞討來維持途中生計,特別是比丘、出家人以化緣維持朝拜。多康地區根本沒有把天葬師、乞丐稱為黑骨之說,而衛藏地區普遍存在的歧視現象感到莫名。所以,有勇有謀的人士,不隨波逐流,必須公正對待此事。
總之,筆者認為把工匠階級稱為黑骨或不干凈人的蔑視行為,僅僅只是一系列對藏民不負責任的荒謬謠言。我們回顧“鐵匠”的歷史,發現工匠人員依靠自己的雙手,建造了舉世矚目的布達拉宮,為西藏偉大的建設事業做出無比的貢獻。甚至藏民的家具、碗等生活用具都是由工匠人員制造,可是從古至今西藏的工匠階級依舊是受傷害最深的階級,在有些方面,正直、勤勞的工匠階級屢次受到了壓迫和不公的待遇,使西藏獨具風格、非常優秀的手工技藝面臨消亡的問題,令人傷心遺憾!特別是新世紀人們依舊存在歧視工匠階級的封建腐朽思想,預示著西藏大五明學中工業學走向衰亡。我們應該稍加留意工業學的重要性,以重視手工藝人,急救西藏獨特風格的技藝。
筆者借此機會,追憶工匠階級的先輩,并向至今仍為西藏工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一代代手工藝人表示衷心的感謝,望繼續傳承和發揚西藏的手工技藝。如《薩迦格言》中“不為贊而心快,也不貶而不快,鉆其自身學問,此乃真賢人也。”所言,不在乎不和諧的謠言,把自己掌握的手工技藝發揚光大。對藏民有責任感的人士們,我們要銘記,由于歧視工匠階級,不僅西藏的經濟、建設等方面受到了嚴重的損失,而且傷害和影響了一代代西藏內部人民的感情和團結。為新一代、為西藏的繁榮發展,多言利國利民的話語。最后,祝愿雪域手工業如雨后竹筍發展壯大。
原載2010年元月《西藏大學學報》。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康巴衛視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