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家徐匡:經歷、看見、感動這就是我的創作
2018-12-28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 | 分享: |
?
徐匡近照。
?
天路,獨版畫,120× 186cm,2007年
?
喜馬拉雅,獨版畫,120 × 180cm,2000年
?
山寨依然美麗,獨版畫,100 × 150cm,2009年 本文圖片由四川美術館提供
提到四川版畫家徐匡,我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件件經典作品:《草地詩篇》《主人》《高原的陽光》《奶奶》……它們或凝聚著昂揚的時代精神,或閃耀著動人的人性光輝。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今年80歲的徐匡,此前竟然從未在四川舉辦個展。12月1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等主辦的“師造化境匠心獨行——徐匡藝術展”在四川美術館舉行,展出徐匡上世紀50年代以來創作的版畫、獨版畫、素描、油畫等162件作品,終于彌補了這一遺憾。
幾十年的藝術歷程中,徐匡以其無比豐富的創作,見證了1949年以來中國藝術審美演變:既有早期的革命激情與意氣風發的時代精神,也有新時期以來情感世界的豐富與深化。不過,正如藝術批評家、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林木所言,堅持現實主義道路,始終執著于生活,執著于生活的情感體驗,才是徐匡藝術鮮活感人的根本原因。
半路出家,版畫處女作登上《人民日報》
徐匡的藝術之路,多少有些來自家庭的影響,他的母親曾靠賣畫來貼補家用。新中國成立后,徐匡進入陶行知創辦的行知藝術學校美術組,后來又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了油畫、雕塑、廣告、美術字等課程。
那時候,徐匡最感興趣的其實是油畫,尤其崇拜俄國畫家列賓,此次展覽就有他創作的數十件油畫作品。不過,1958年畢業分配到四川省美協,李少言、牛文、李煥民、吳凡等都在搞版畫,徐匡受其影響逐漸走上版畫之路?!八拇ò娈嫃?,要培養接班人,馬振聲、朱理存這些搞國畫的也搞了版畫?!?/p>
對徐匡而言,這樣的轉折似乎沒有什么障礙。第二年,他的版畫處女作《待渡》就發表在《人民日報》上,著名版畫家馬克還特意配文《一幅好木刻》。“為什么好?它表現了對未來充滿理想的感覺。”那時徐匡經常出差,在重慶朝天門碼頭乘船外出采訪,一起等待的眾多年輕人激發了他的靈感,在速寫基礎上創作出這件佳作。
徐匡的夫人、省美協名譽主席阿鴿介紹,當時省美協分幾個組,李煥民、牛文等人跑藏區,吳凡、徐匡等人跑工廠和農村,深入生活尋找創作靈感和素材。1963年夏天,徐匡到重慶巴縣(今巴南區),住在當地一所民辦學校里。一天早晨雨過天晴,墻腳下一排排鋤頭、斗笠和綠油油的紅苕藤讓他激動不已,創作出視角獨特的套色木刻《鄉村小學》。作品大部分畫面描繪了教室外的農家場景,只留了一扇小窗,讓觀者可以窺見幾位小學生認真聽課的神態。
“陽光下的白墻、斗笠、鋤頭、花草、木窗,充分體現鄉村小學的教育內容和生活方式,美麗的畫面很自然地把讀者帶進一個真實、簡樸、親切而又陌生的世界。”對于這件經典,著名版畫家李煥民曾如此評價。
所有作品,都是從生活感受中來
徐匡的經典版畫作品中,大量表現藏族、彝族地區自然風光,社會生活、人物肖像等內容,它們也是幾十年不斷深入生活的結果。“徐匡細膩的情感之花借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全方位綻放?!绷帜菊f。
1974年,徐匡第一次深入藏區生活,盡管最后受了傷一瘸一拐地回來,卻創作出代表作之一《草地詩篇》?!叭魻柹w有一個女子牧馬班,有城里來的知青,更多是本地的藏族青年,我在那里生活了兩個多月?!毙炜锟坍嬃艘晃慌癖№乃查g,英俊的白馬低下頭,伏帖地讓她在背上寫詩,草地一派生機盎然,猶如一首美麗的詩篇。
馬場知青生活很苦,但是大家精神面貌特別好,唱歌、跳舞,這讓徐匡深受感動?!爱嬃耸畮赘澹际钦麖埣埖母遄?,這些都還在?!钡诙?,徐匡、阿鴿索性和另外5位畫家一道,一起去西藏深入生活達8個月?!爱斝邸⒔巍⑷湛t,最后到亞東。日喀則到亞東沒有車,后來從四川來了一個拉木料的車隊,男人們就坐在車廂里,我跟朱理存一起坐在駕駛室。路上一會兒下雨,一會兒出太陽,一會兒又是冰雹,車廂里的人很狼狽?!卑Ⅷ澔貞浀?。
艱苦的行程換來“大豐收”,李煥民的《換了人間》、阿鴿和徐匡合作的《主人》、徐匡的《高原的陽光》等,都是此行的產物。徐匡透露,《高原的陽光》盡管原型很吸引人,但由于本人很瘦弱,頭發也比較稀疏,后期經過藝術處理才成為如今的模樣。
此后,徐匡幾乎每年都要去藏區。“我所畫的這些東西,不管是速寫得來的,還是寫生得來的,包括從照片得來的,都是從生活感受中來的。我經歷過、看見過,它感動了我,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創作。”
古稀“變法”,十年創作近百件獨版畫
過去的木刻版畫創作,通常用毛筆把大體效果勾出來,就可以上刀刻制。徐匡總會先在木板上畫出具體的素描稿,憑素描稿而直接起刀入手,光影明暗、質感、量感、空間感等一次成形,這是他讓同行吃驚的一項絕活。“他是從《草原詩篇》開始直接刻素描,因為基本功好,刻出來特別嚴謹,《草原詩篇》刻了半年多?!卑Ⅷ澱f。
徐匡的藝術探索還不止于此。本次展覽以一個展廳的容量,呈現了徐匡最近十多年來創作的“獨版畫”,也就是把作為拓印基礎的原版直接當成作品,這在中外美術史上都堪稱首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版畫通常要印出來,有一次在創作作品《守望》時,詹建俊、周思聰等同行前來拜訪,都覺得特別好,說“別印了,特別豐富”。“當時根本還沒有獨版畫,早晚都得滾油墨印了,只有特別好的才留下來?!焙髞恚炜锫_始保存一些沒印的版子。
2009年,徐匡開始創作抗震救災主題作品《山寨依然美麗》,畫面中是一個藏族婦女從樓頂上往下走的形象,結果刻出來以后徐匡和阿鴿都不想印了,覺得很豐富。《格桑和她的朋友》《牧歸》等獨版畫,也在同一時期相繼完成。2010年前后,徐匡主動為年輕人“讓路”,逐漸淡出全國美展,開始集中精力搞獨版畫。幾年間,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相繼舉辦徐匡獨版畫作品展,原上海美術館館長方增先更激動地稱之為“重磅炸彈”。
“在我看來,做寫實繪畫的人在70歲以后因為身體及精力原因,造型能力一般都會下降,或有些力不從心之感,徐匡先生似乎打破了這個規律?!北本┊嬙涸洪L王明明說,徐匡在70歲至80歲之間創作了近百件精彩的獨版畫,不斷強化構思、意境和對主體人物的刻畫,微妙地表現對象的情感世界和人物細節,彰顯了非凡的藝術天賦。□記者余如波